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3日讯 交通之于城市,犹如人体之经络,经络通则百病消,动静皆宜、朝气蓬勃。于东平而言,交通建设更承载着八十万群众的民生期待和产业梦想。回顾2024年,东平县大力推进国省道高速路新、改建项目;低等级路段、拥堵瓶颈路段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全面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交通强县建设,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修一条路、串一片风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农村公路通村入户,连通城乡,农产品货畅其流,致富百姓;笔直宽阔的县域、镇域道路四通八达,投资者和游客纷至沓来,经济发展乘势而上;连通省市的高速公路、铁路、航道快速便捷、内畅外联;纵横交错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江大海,搭建起东平发展的“四梁八柱”,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延伸……这是每一个东平人对理想城市交通的美好畅想。
2024年,我们以路为基,筑造便捷高效新通道。坦途如虹,大道行远。一年来,东平县树牢“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强力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2月28日,泰东高速正式通车,齐鲁大地再添“新动脉”,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交通便利性,缩短泰山至东平湖的行车时间,形成一条泰山至东平湖的旅游运输黄金通道;进一步完善了山东高速公路网布局,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东平湖库区的乡村振兴及沿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月8日,连接冀鲁豫三省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G105京澳线东平改建项目正式通车,为东平县国省道交通路网画下关键一笔。
双向八车道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通车;京杭运河“三改二”项目完成并通水、通航;县城西外环、稻香街东延工程顺利通车;一条条崭新的大道是是东平走出去的康庄大道,是联通内外、畅达四方的希望大道。
2024年,我们以路为骨,重塑公路交通新脉络。修一条路、靓一片景、富一方民。7月31日,省道326线肥城东平界至大井段大修工程提前五个月实现全线通车;9月29日,省道243泰梁线大羊至郭楼桥段、省道246临邹线东平旧县至焦铺段中修工程提前建成通车,为国庆佳节的到来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10月1日,东平县重要的迎宾门口——县城北出口工程完工通车;105国道东平段中修项目、326省道彭集至商老庄段大修项目于11月26日同日建成通车;一条条民生路、幸福路通到了群众心坎上。
县城北出口道路附近居民贾翠:“感觉路比原来好走多了,来来回回的车辆也比较有秩序了,而且让人看起来也比较亮堂了,我们来来回回在这送孩子上学,现在增加了辅路,就更加安全多了感觉。”
2024年,我们以路为翼,助力农旅致富腾飞梦。产业延伸到哪里,道路就跟进到哪里。这一年,沙河站镇、州城街道、东平街道、农业示范园区道路等11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189公里路面改善工程如期完成;一个个拔地而起的设施农业基地,一处处成方连片的生态渔业基地,一辆辆从东平湖蔬菜交易市场驶出的大卡车,这一切与“四好农村路”建设密不可分。
“‘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设施农业发展,一头牵动文旅融合观光。”东平县围绕黄河、大汶河、东平湖等重大发展机遇,对沿湖80余公里的农村道路进行升级打造,构建“串点成面、山水相融、移步换景”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稻屯洼乡村振兴片区旅游道路建设,对打通农作物生产致富路、贯通特色文旅观光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常林:“农村路网是串联旅游景区必不可少的路线, “快进慢游”的模式非常契合新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期盼,更是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和振兴路。”
2025年,我们将以路为线,织密发展畅通安全网。新的一年,东平县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加快建设更加舒适的快捷交通、更加美丽的绿色交通、更高质量的品质交通,加快推进跨大清河大桥施工进度、配合做好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风景廊道项目建设、德郓高速项目建设等项目,助力东平振兴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丰收成果回报东平人民的深情厚爱。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