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威海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入开展技改提级行动,加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推动先进制造业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在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半钢半成品车间一角,5台智能小车正忙着挤出工序的物料自动搬运。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搬运,智能小车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生产效率提升了60%。
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部长张晓明告诉记者:“小车学名叫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是我们投入100多万改造的。有了这5台设备之后,每年可以节省人工成本130万元,而且小车的运行轨迹误差不超过1厘米,货物堆放的准确率可以达到100%。”
仅这一道工序的技改,一年就能为企业创造650万元的价值,而在成山,全流程生产工序超过120个。从2020年至今,浦林成山累计投入7.1亿元进行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
“2024年我们一共投入了1.4亿元,对半钢老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23.4%,人工成本降低了30%,一年生产及运营成本能降低1.2亿元。今年,我们计划将继续投资1.1亿元,在设备智能化升级、绿色低碳和AR、大数据应用上持续提升成山轮胎核心竞争力。”浦林成山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总监曹凯表示。
近年来,威海市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帮助297个项目获得各级技改领域专项资金近2亿元。2024年以来,威海市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达到773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3%,列全省第3位。
“下一步,将继续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措施,引导企业通过‘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赋能增效。”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肖志杰表示。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