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陕西红石绿能:光伏为引擎 驱动绿色未来

来源:综合广播

2025-05-25 23:04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5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正逢初夏,走进陕西省白河县双丰电子科技产业园,智能化生产线平稳运转,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作为白河县“园区经济”的主引擎,双丰电子科技产业园以光伏组件全产业链为核心,通过“引雁归来、聚雁成阵”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产业集聚、就业带动和绿色发展的多赢局面,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园区里,一家成立仅五年的科技企业——陕西红石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石绿能”)正以创新为笔,在新能源产业版图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作为聚焦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科技型企业,红石绿能凭借“研产销投建”一体化布局,已快速成长为西部地区光伏产业的新锐力量。 

(图为:陕西红石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貌) 

(图为:陕西红石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厂房)

全链布局:打造光伏产业闭环生态

成立于2020年的陕西红石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度整合光伏中下游产业链资源,构建起覆盖“核心材料-组件智造-电站开发-智能运维”的完整产业闭环。

企业主营光伏组件、铝型材、智能配电柜系统、光伏电缆及EVA胶膜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同时提供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投资、运维等全周期服务。通过打造“一站式生产采购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站、交通设施、太阳能汽车及应急电源等多元化场景。 

(图为:陕西红石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

 技术立企: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是红石绿能的核心竞争力。秉承“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红石绿能构建了“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

三年来,红石绿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1000万元,组建20余人的专业团队,引进2名行业权威专家。2021年,企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重点突破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与使用寿命等关键技术。2023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同研发一款清洁机器人,降低了光伏电站后期运维成本,提高了光伏电站使用寿命。

目前,公司手握480余项专利技术,包括与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的90+核心专利和100+科技创新大奖,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在智能视觉感知等领域的卓越贡献。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为:红石绿能所获专利技术)

红石绿能引进国际领先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构建起陕南地区罕见的工业4.0智能制造体系。29道全自动生产工艺流程的实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图为:红石绿能智能生产线)

红石绿能还将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融入光伏产业,通过集成传感器与通信模块,实现对光伏组件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光伏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更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体验。

硬核认证:品质铸就行业标杆

在质量控制领域,红石绿能取得CPVT、DAKKS、ILAC、ISO9001、FCC、CE等各类认证,形成覆盖全球主流市场的准入资质。

2024年9月,红石绿能获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认定为“陕西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标志着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成果转化方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这份殊荣的背后,是企业对“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使命的坚守。

未来展望:锚定碳中和,赋能新工业

展望未来,红石绿能正加速推进“光伏+”战略,推动光伏产业向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探索光伏与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图为:红石绿能生产的太阳能光伏板)

从荒坡到现代化产业园,从单一企业到全产业链集群,白河县双丰电子科技产业园的蝶变,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未来,白河将继续以园区为“主战场”,以光伏产业为“主引擎”,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陕西乃至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白河经验”。


来源:综合广播 编辑:吕博涵 责编:胡蒙 主编:李献刚

综合广播

作者:吕博涵

阅读量:4520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