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无数大陆赴台老兵而言,“叶落归根”是深植于心底、贯穿一生的执念。4月20日,在“灵魂摆渡人”刘德文的倾心助力下,一位山东菏泽籍赴台老兵的骨灰,历经岁月沧桑与海峡阻隔,终于踏上了魂牵梦绕的故土,与久别的家人深情“重逢”。
回家之路:执着与坚守的征程
4月19日下午,菏泽东站外,气氛庄重且感人。人群中,刘德文怀抱着一个骨灰坛,步伐沉稳而庄重,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老兵对故乡的眷恋与亲人的思念,而在他身旁不远处,多位前来迎接骨灰的老兵亲属早已翘首以盼,他们的眼神中,交织着焦急、期待与难以言喻的激动。有人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有人嘴唇微微颤抖,口中不停呢喃:“接二叔,让他回家。”
4月19日下午,“灵魂摆渡人”刘德文将曹长温的骨灰带回菏泽老家。
当刘德文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亲人们如潮水般围拢过来,随后不约而同地跪地磕头,用这种最朴素却又最深情的方式,表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刘德文的感激。
此次“回家”的山东菏泽籍老兵是曹长温。1949年,年仅27岁的曹长温随军赴台,从此与故乡亲人天各一方。在台湾的日子里,他常常独自伫立在窗前,望着故乡的方向。与其他很多老兵一样,曹长温没有结婚、没有儿女。2001年,老人在台湾离世,他的亲属们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但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心愿——让曹长温魂归故里。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们四处奔走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历经无数次的失望与挫折,终于辗转与刘德文取得了联系。曹长温的孙子曹凌志回忆起这段艰辛的寻亲经历,声音略带哽咽:“我们老家的人,对他的感情非常深重。二爷爷去世这么多年了,我的父辈,包括我们晚辈一直都有这个心愿要把他接回来。”
刘德文得知此事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每一位老兵都渴望回到故乡,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能够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与亲人团聚。“在刘德文多次不辞辛劳地寻找和核实后,终于在3个同名同姓的人中找到了曹长温。随后,他带着曹长温的骨灰,踏上了回乡之路,目的地是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东曹村——那个曹长温魂牵梦绕的地方。
故乡记忆:血脉与亲情的纽带
东曹村,这个看似平凡的小村庄,对于曹长温来说,却是他一生的牵挂。这里不仅是他出生的地方,更是上世纪90年代,他多次回来的港湾。那里有他熟悉的街道、亲切的乡音,还有他深深眷恋的亲人。
1996年4月30日,曹长温(左侧戴帽子者为曹长温)与全家人拍下唯一一张全家福。
曹长温的侄子曹广振,小心翼翼拿出一张1996年4月30日拍摄的全家福照片,眼神中满是怀念:“这个照片是我们全家唯一一张全家福。俺叔来了40多年了,没想到家里有这么多人,来了之后他也非常高兴,我们就坐到一块,照了这张全家福。这个房子就是我二叔出钱盖的。”照片里,一家人笑容满面,幸福的气息仿佛透过照片扑面而来,仿佛时间都定格在了那个温馨的瞬间。
尽管身在异乡,曹长温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从1991年开始,他多次返乡探亲。每一次回来,他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爱和牵挂。他的侄媳妇黄芝兰回忆起那些日子,眼中闪烁着泪光:“俺二叔是个好人,从第一次来,看家里这么贫困,回去省吃俭用给我们带钱来,给我们弟兄三分分。到来第四趟,给我们父亲盖一个屋子,又来一趟给俺二弟钱,盖一个房子,到最后那一次给我们钱让我们给儿子盖个房子。”每一次的帮助,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家人的心田。
魂归故里:圆满与安息的归宿
历史跌宕起伏,两岸离合聚散。然而,割舍不断的亲情,始终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海峡两岸的亲人紧紧相连。在曹长温魂牵梦萦的老槐树下,亲人们为他举行了一场庄重而感人的祭奠仪式。
现场,亲人们神情肃穆,缓缓跪在曹长温的骨灰坛前。刘德文跪拜在前,饱含深情地说:“终于把你带到我们山东菏泽老家,圆你一生盼了七十几年回家的梦,也终于回到你最亲的故土,跟你这些亲人,跟你父母亲,永远团圆了。”
4月20日正值谷雨,这也是曹长温往年经常回来的时候。亲人们选择这一天,将曹长温接回家。在曹长温父母坟前,刘德文与曹家人一起,将他的骨灰坛缓缓安放在墓穴中。刘德文轻轻捧起一把故乡的泥土,洒在骨灰坛上,轻声说道:“曹伯,回家了,这是你最亲的土啊,回老家来了,圆你一生的心愿,终于回家了。”这一刻,曹长温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故乡,与父母、亲人永远相聚在一起。他的灵魂,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得到了安息,仿佛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坚守初心:爱与希望的传递
从2003年开始,刘德文先后背着300多位大陆去台老兵的骨灰坛,从台湾飞向大陆,帮助老兵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他就像一位“灵魂摆渡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希望,让每一位老兵都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程,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德厚情真跨海峡,文心义重送亲归”,曹家人将一面写有藏头诗的特殊锦旗送给刘德文。
3月11日、21日,刘德文曾送两位山东籍老兵回家,曹长温是他护送回家的第64位山东籍老兵。对于刘德文来说,每一次护送,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是对老兵们的一份承诺。他深情地说:“山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跑得最多,送最多老兵回来,每次回来,都跟这些老兵的后代走亲,越走越亲。
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灵魂摆渡人”刘德文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对老兵的敬重,对亲情的坚守,对两岸一家亲的深刻理解。在他的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兵,能够跨越海峡,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实现落叶归根的梦想。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