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而得名,年代距今约4500~3900年,其代表性器物之一蛋壳黑陶高柄杯,缘何被世界考古界赞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带有山东龙山文化因素的陶器,为什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新密?
7月1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齐鲁记》第二集《龙山文化》,带你拂去历史的尘埃,探寻距今四千年前后,齐鲁大地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

△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是一支以黑陶为典型特征的史前文化。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于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通高26厘米,重量不足70克,杯身饰以细密的镂孔,器壁薄如蛋壳,口沿最薄处仅有0.2毫米,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被世界考古界赞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如此精致、成品率极低、今天也难以成功复制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其背后又折射出龙山文化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的“丁公陶文”陶片
1992年,工作人员在整理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文物时,发现了一块上大下小的四边形陶片。经检测,年代距今约4100年。陶片上规整排列着5列11个互不相连的字符,学界称为“丁公陶文”。丁公陶文该如何解读?其背后又揭示了齐鲁先民在中国文字萌芽时代怎样的创造?

△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的侧装三足鼎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划定九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启继承了父亲大禹的王位,并传位于长子太康。太康沉溺声色酒食,不修政事,使得矛盾激化。齐鲁大地的东夷首领后羿趁机夺取政权,史称“太康失国”或“后羿代夏”。这段历史是否真实存在?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4000~3800年的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发现一批带有山东龙山文化因素的陶器,或许正是“后羿代夏”历史的有力佐证,这也被专家认为是齐鲁大地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交融的实证。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代刻辞甲骨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聚落模型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的一处最大的商代聚落遗址,从商代早期一直延续至西周早期。2003年,考古人员在大辛庄遗址发现了商代刻辞甲骨,这是继在河南安阳之外又一地发现商代刻辞甲骨。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众多青铜礼器,实证墓主人为高等级贵族。为何这里会出现如此高规格的商代聚落遗址?

△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的刻有“亚醜”铭文青铜钺
山东青州苏埠屯墓地,是商代晚期的一处重要墓葬群。苏埠屯一号墓是迄今发现除安阳殷墟王陵区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其间有四条墓道,呈“亚”字形。墓中出土了两件非同寻常的青铜钺,其中一件刻有“亚醜”铭文。苏埠屯是否为商王朝经略东方的重要据点?
7月1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齐鲁记》第二集《龙山文化》,与你一起揭秘距今四千年前后齐鲁先民的创新创造与文明贡献。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