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2025-06-03 10:25
发表于山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正以其独特的实践,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一、人口规模巨大下的多元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山东省拥有过亿的常住人口,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为山东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以制造业为例,山东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众多产业工人支撑起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在新兴的数字经济领域,大量的专业人才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山东成为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市场,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2024年上半年,山东省实现网上零售额3915.1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411.9亿元,同比增长12.8%,充分展现出人口规模带来的市场优势。
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成为山东必须面对的课题。山东积极应对,通过产业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2万人,同比增长6.0%。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6%。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山东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经济发展方面,山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1-10月,山东省“四新”经济投资增长8.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在收入分配方面,山东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分配机制。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山东实施农村电商发展三年行动,培育出一批电商强县、强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7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14,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在社会保障方面,山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稳步提高。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670元/人·年,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共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山东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山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全省GDP达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三。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7:40.2:53.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山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2024年,山东累计建成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山东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第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居全国第一;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35家,居全国第一等。同时,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山东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出版发行《儒典》、编纂大型文献《齐鲁文库》等“山东文脉”工程,传承和弘扬齐鲁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山东手造”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24年山东省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左右。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在污染防治方面,山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山东PM2.5平均浓度35.5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Ⅴ类及以下水体连续4年动态清零,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在绿色发展方面,山东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2024年,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17.8%,新能源装机占比超煤电,单位GDP能耗下降4.2%,绿色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践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山东在对外开放中,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东力量。
在对外贸易方面,山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优化贸易结构。2025年1-4月,山东进出口实现1.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6791.8亿元,增长6.2%。在全国前五大外贸省市中,山东进出口增速排名第一。机电产品出口3270.7亿元,增长11.6%,占出口总值的48.2%。在对外投资方面,山东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2024年对外投资103.7亿美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量突破2000列。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山东举办各类国际展会、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山东)、儒商大会等,为全球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汇聚。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实干兴邦,实干强省。山东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李海龙 张潇月)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项目
阅读量:15.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