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6-11 22:37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公平的刻度:四川资阳“特别护航” 托举残疾考生“人生大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
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正式开考。今年,四川省246名成功申请并获得合理便利服务的残疾考生中,有7名来自资阳。在“合理便利”政策的精准护航下,免除外语听力考试、优先进入考场……这些量身定制的“特别通行证”,不仅消弭了身体的障碍,更在高考的公平秤上,刻下了社会文明最温暖的刻度。
无声世界的“最强音”:当“免考键”按下信心
“考试时一定要专注,考完一科就翻篇,千万不要和同学对答案……”高考前,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学生王思宇的母亲杜久香一遍遍叮嘱着即将步入考场的女儿。这看似寻常的考前叮咛,对这对母女而言,却承载着更深沉的重量。“一岁多我就发现她有听力障碍,因为老师跟她说话,她听不到。”杜久香回忆起女儿的成长,满是揪心。
杜久香(左一)正在和女儿王思宇(右一)进行考前谈心。
王思宇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
而此次高考,对王思宇而言,外语听力考试则是她梦想路上最大的“不确定”。“要是考场音响效果不好,出现电流声怎么办?万一考场空间开阔,产生回音,也会影响听力。”王思宇道出了自己的忧虑。
考前几天,一纸《残疾考生申请合理便利结果告知书》让整件事情迎来转机──“我们接到了资阳市教育考试院免外语听力考试的通知,同时助听器也可以佩戴进入考场,心头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这令杜久香十分欣慰,女儿王思宇更是信心倍增。
轮椅上的“C位”梦想:绿色通道与同窗暖流
同样成功申请合理便利的,还有因脊髓炎导致下肢瘫痪的蒋欣桐。为了让她能够从容应考,资阳市教育考试院特别为她开辟了绿色通道──可以提前三十分钟进入考场,并允许父亲在考试期间协助她进出考点,这些贴心的安排,成为蒋欣桐圆梦路上最坚实的路基。
蒋荣正抱着女儿蒋欣桐出发去考场。
班主任(左一)正在鼓励即将踏入考场的蒋欣桐(右一)。
“孩子能够优先进入考场,让我们少了很多担忧。”蒋欣桐的爸爸蒋荣坦言。
5岁那年,病魔夺走了蒋欣桐奔跑的自由,却未曾磨灭她翱翔的志向。高中三年,同窗情谊成为了托举她的另一股力量。“我们拍毕业照的时候,同学就主动把我推出去放在‘C位’。高三喊楼加油那天,他们看到我一个人在教室里,立刻就把凳子、椅子移开,把我推到外面,一起享受这份快乐……”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蒋欣桐说。
谈及未来,蒋欣桐的眼神中满是憧憬,而她的理想,更是令人动容。“我想报考交通管理或建筑相关专业,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改善无障碍设施设计,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能够更自由地出行。”
0.036%的重量:公平刻度背后的“一人一策”
高考“合理便利”是教育考试机构为保障残疾考生平等参考权利,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考试过程中提供的必要且适当的支持和便利措施,包括使用大字试卷、携带辅助器具或设备、免除外语听力考试、优先进入考场、专人引导、延长考试时间等合理便利服务,旨在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带来的影响,确保考生在公平环境下展现真实水平。
雁江一中考点外王思宇正排队进入考场。
“我们为肢体残疾考生提供优先进入考点考场、考点内引导服务和使用轮椅或携带助行器的便利服务;为听力残疾考生提供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或配戴助听器的便利服务,全方位保障其平等、便利、顺利地参加高考。”资阳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张静介绍。
今年,资阳市共有19546名考生参加高考,成功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有7名(2名肢体残疾、5名听力残疾),占比仅为0.036%。数字虽微,却重若千钧。它清晰丈量着资阳落实教育公平的深度: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需求,都被看见、被尊重、被回应。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条上升的曲线:2023年5人、2024年6人、2025年7人。增长的背后,是政策知晓度的提升,更是社会文明水位悄然上升的刻度。
四川资阳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张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参加高考申请合理便利政策的宣传工作,高考结束后,将邀请专家对残疾考生提供免费、专业的志愿指导服务。”
(来源:资阳观察)
阅读量:11.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