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0日讯 7月3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加速冲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数字城市部专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年底前,起步区将开放大桥、崔寨全域路网,加快打造自动驾驶“试验场”。
济南起步区管委会数字城市部副部长韩俊华在会上介绍,作为全市“车路云一体化”核心承载区,起步区有着基础设施后发优势。新区道路处于“新建或刚建成”阶段,管网、电力等预留充分,网联化改造成本低、效率高,具备全域联通的物理基础。测试环境天然优势。相较主城区,当前人流车流密度低,为自动驾驶测试提供了安全可控的“试验田”。产业生态契合优势。智能网联产业与起步区主导产业方向高度契合,通过试点可加速聚集“车路云网图”全链条企业,形成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起步区先后赴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学习先进示范做法,研究制定《“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总体实施方案》,谋划7大领域28项任务“施工图”。为了让无人物流车、环卫车上路有保障,出台《功能型无人车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明确无人车上路测试条件和运营规范,破解合法上路难题。同步起草《车路云系统建设导则》《V2X数据交互标准》,进一步明确技术路径。
为实现车辆运行实时监控、智慧管理,达成车路云协同一体化,起步区搭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平台,实现对测试车辆全域实时监控、数据毫秒级交互,既能通过云端平台进行违法行为监管,又能与交管部门交互,实现路口信号灯与车流信息的动态管理。同时,智慧的车要想在路上跑起来,还需要道路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起步区创新推出“L0至L3四级智能路口”体系,按需部署路侧设备,年底前开放大桥、崔寨全域路网,加快打造自动驾驶“试验场”。
此外,起步区在应用场景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落地运营,联合济南市公交集团,在起步区开通全市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车辆在运行场景下可实现交通信号及道路标识标线识别、自主超车、自动避障、精确进站等功能,车辆配备安全驾驶员,确保车辆上路安全平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等功能型无人车开展场景应用。以崔寨安置片区为中心,开展盖世物流园—清宁社区高精地图采集,吸引中通、九识、白犀牛等头部企业开展无人物流测试项目,可降低企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30%以上,实现快递“小时达”。同时,以都市阳台、黄河大道为辐射点,划定无人环卫车辆测试路线,启动无人环卫车采购,推动环卫作业智能化升级。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