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时走在路上,要是看到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这问题能让不少人纠结吧?!扶吧,怕被讹上!不扶吧,心里又过意不去。甘肃的周女士,就因为好心扶了老人,结果陷入了一场长达两个多月的噩梦。
今年 5 月 16 日下午,周女士好心在小区里扶起了一位从轮椅上摔倒在沟里的老人,反被老人儿子和邻居诬陷,说是周女士的狗将老人扑到沟里。老人的儿子仅凭一句毫无根据的“不是你撞的你怎么好心扶”,就对周女士进行指责。部分邻居也盲目跟风,参与到这场诬陷之中。两个多少月的时间,周女士身心俱疲,暴瘦 20 多斤,患上高血压、心律不齐。
本是出于本能的善良之举,周女士万万没想到好心换来的却是被诬陷、被造谣,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这不就是现实版 “农夫与蛇”吗?
两个月的时间,周女士终于拿到了一封来自老人儿子和两位邻居的“道歉信”。但,信里的话听起来怪怪的,也让人有点不能理解。信上称是周女士“苦苦哀求”,结尾才写着“后期家父一切后果与周女士无关”。最后一句,“已老实,求放过”,这哪像是成年人能说出的话啊!
扶老人反被讹,这样的剧情并不新鲜,但每一次重演都让人心寒,每一次曝光都在消耗着社会的信任。
《民法典》明确规定,故意侵害他人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刑法》里也有诬告陷害罪,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即便情节没严重到刑事犯罪,至少也该让诬陷者公开道歉,赔偿损失。我们常说“不能让好人寒心”,但仅靠道德呼吁远远不够。只有让信口雌黄的人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才能有力遏制 “碰瓷” 的歪风。
当法律真正成为善意的铠甲,人们才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齐鲁频道记者孙超男 戚婧 陈文慧报道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