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灼言丨“赛事引擎”驱动,山东跑出加速度

来源:闪电新闻

2025-08-07 17:32

发表于山东

一场成功的赛事,就像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能够吸引全球的目光。近年来,从贵州“村超”万人空巷的激情呐喊,到江苏“苏超”全民参与的欢声笑语,群众体育赛事正以“野蛮生长”的姿态成为地方发展的新引擎。

山东作为体育大省,拥有深厚的体育底蕴、庞大的体育人口和丰富的体育资源,发展赛事经济潜力巨大。2024年山东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1071项,直接拉动消费超千亿元,体育赛事已成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几十万人报名,上万人一起跑步,千万级别赞助,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山东在全国首创马拉松城市联赛,2024年举办13站赛事吸引20万跑者参与;沿黄河、大运河,沿海、齐长城举办21项引领性赛事,吸引19万人次参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23亿元,拉动相关消费3.4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好戏不断,一场场精彩赛事串联起了城市、人文、风景、消费等场景,让广大跑友和市民共享运动热情的同时,不断擦亮着“好运山东”的品牌效应与各城市的“梦想底色”。

  

2025济南马拉松将于10月底再度启幕,在前两届成功举办基础上,赛事预算2030万元,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3公里)三大项目,预计吸引3万人参与。赛事创新打造“豪华流水席”特色,除常规能量胶、盐丸外,增设白酒、啤酒、奶茶等特色饮品,沿途更提供把子肉、泉城素饼等传统美食,让选手畅享奔跑与美食之乐。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为城市打造了一张张独特的名片。通过精心设计的赛道、沿途的文化展示以及热情洋溢的观众氛围,城市向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当匹克球的热潮在黄河入海口激荡起运动涟漪,当帆船的白帆划破胶州湾的粼粼碧波,当足球场中的加油呐喊穿破场馆……这个夏天,山东正以赛事为笔,在齐鲁大地上勾勒出沸腾的活力画卷!

山东拥有丰富的户外运动场地资源,在引进高端体育赛事、培育地域自主品牌赛事上具有天然优势。这几年,山东积极发力高端体育赛事的引进工作。一方面,深入开展对引进和申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研究,全面综合评估赛事的影响力与市场价值,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高端赛事引进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以济南、青岛两座城市为引领,精心布局打造赛事名城。为推动高端赛事引进,山东建立健全了涵盖高端赛事项目申报、认证、评估以及奖补的完整机制。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达200场。截至目前,山东已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重大赛事,包括世界帆船锦标赛、国际台克球系列赛、世界跆拳道“主席杯”比赛以及国际板式网球公开赛等,在国际体育赛事领域崭露头角。

通过举办“国字号”高水平赛事,全面展示了山东的城市风貌、文化特色和经济实力。不仅如此,高水平体育赛事在山东的陆续落地,更是一个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良机。许多山东本土企业成为赛事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通过赛事的广泛传播,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端赛事精彩迭出,草根赛事遍地开花。

从“村超”到“苏超”,草根赛事的接连破圈,成为深植本土文化基因的又一典范,展现了体育与文旅融合的广阔前景,也为各地探索实践提供了新的范本。

山东通过草根体育赛事创新驱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交出了乡村振兴新答卷。

招远大户陈家村的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点燃了小村庄的热情,各地球队带来多元篮球文化。赛事与万亩智慧农业园区联动,游客可体验采摘,实现“体育+农业旅游”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潍坊“V超”足球赛首创“90分钟+消费链”模式,赛场周边形成完整商业生态。首周创收2200万元、吸引28万人次,有效拉动城市经济。

临沂“临超”联赛创新融合体育、音乐与市集,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音乐表演和特色市集带动文旅消费超1.5亿元,展现文体旅融合潜力。

以赛事之名,“赛”出的是产业新方向,“谋”出的是城市新品质。

山东采用“赛事+”模式延伸产业链价值,创新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深化构建“四沿”赛事体系,同时,通过降低赛事门槛扩大参与基数,2024年全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者达41.3%,人均体育消费2164元,催生出新兴市场。例如,赛事期间推出“号码布就是通行证”等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带动旅游消费;赛事周边设置特色产品展销,促进消费;赛事与景区联动,推出优惠活动,提升游客体验。这种“体育+”模式,有效地延长了赛事经济链条,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其他产业的共赢发展。

以赛事为支点,山东正撬动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四沿”赛事体系的深化构建不仅激活了地理资源优势,更形成了山海相连、城乡联动的体育经济新格局。沿海帆船拉力赛串联起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体育文旅经济带,沿黄生态马拉松将运动激情注入流域生态保护,沿山骑行挑战赛让沂蒙山区的农家乐与民宿产业焕发新生,沿路汽车越野赛则带动鲁西南汽配产业集群强势崛起。这种“地理+体育+产业”的立体化布局,使体育赛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同时,赛事经济对山东产业结构的重塑效应正在显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体育器材、渔具、制球等特色产业集群,全省体育领域规上企业达到1536家,20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一,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领域有21家俱乐部征战职业联赛。赛事经济蓬勃发展,连续5年开展山东体育消费季系列活动,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冰雪经济,2024年全省举办各类赛事活动8万余场,体育消费达到2368亿元。

从马拉松到帆船锦标赛,从高端赛事到草根联赛,各类体育赛事正悄然编织成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张新网络。

当竞技场的发令枪响化作城市发展的进行曲,当文化基因融入赛事血脉,这片孕育过孔子智慧的土地,正在书写新时代的“赛事经济学”。(文/李想)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何树晓 责编:靖晓红 审校:梁义 主编:刘畅

地评线

阅读量:5.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