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祝贺!何舜平、艾庆辉、董双林、何建国、周小秋等学者入选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网站

2025-08-21 16:38

发表于山东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工程院网站分别发布公告,公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其中渔业水产相关领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入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中国海洋大学艾庆辉、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中山大学何建国、四川农业大学周小秋入选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图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何舜平


何舜平,1962年12月2日出生,四川泸州人,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责任研究员。

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学士;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硕士;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就读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理学博士。1988年7月至2011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二级研究员。2004年5月至2004年11月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进化系高级访问学者。2023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24年12月。获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舜平主要从事鱼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研究。


图片

中国海洋大学 艾庆辉


艾庆辉,男,1972年12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鱼类脂类营养及免疫代谢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探明了海水鱼脂代谢、炎性反应及其调控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策略,推动了水产动物营养学发展,促进了水产饲料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6月,艾庆辉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片

中国海洋大学 董双林


董双林,男,汉族,1957年5月生,河南省清丰县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92年7月于青岛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现兼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养殖生态学分会理事长等职。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2003-20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水产学科组召集人(2014-2019)、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2005-2012)等职。

长期从事生态养殖理论与技术研究,研发了低洼盐碱地池塘安全养殖技术和滩涂海水池塘清洁养殖技术,推动了我国盐碱荒地渔业利用和滩涂池塘清洁生产,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位)。近几年又开拓了我国深远海鱼类绿色养殖领域,实现了温暖海域冷水鱼类养殖的世界性突破。出版专著1部、教材2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0篇,其中SCI收录95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57名。


图片

中山大学 何建国


何建国,男,博士,1985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12月获中山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11月晋升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6年6月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曾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珠海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渔业局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常务编委、《水生生物学报》《海洋科学》和《水产学报》编委。

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农村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水产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鱼类重要疾病免疫防制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负责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多篇,论文总引5000多次。


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 周小秋


周小秋,1965年12月出生于重庆垫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周小秋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专业本科学习。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四川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周小秋主要从事水产动物消化能力、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肉质营养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在主要淡水鱼肠道健康、机体健康和肉质的营养调控理论、分子机制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网站 编辑:牟晓杰 审校:单提词 主编:董光强

海洋频道

阅读量:15.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