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尼山论什么?⑤ | 家的力量,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来源:闪电新闻

2025-07-10 14:53

发表于山东

七月的尼山,蝉鸣裹着儒风穿林而过,孔子故里再次汇聚全球目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此盛大启幕,这场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论坛,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嘉宾代表等共赴文明之约,开启一场跨越山海的思想对话。

尼山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文明对话的实践场。本届论坛设置的多个分议题,如“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紧扣全球性议题与时代命题,既具前瞻性又富现实关怀,更将讨论焦点引向“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作为文明延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承、情感维系、道德培育等多重功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演进,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社会功能不可替代、文明价值不可替代。这种独特地位,让家庭在文明传承中的根脉作用、在社会稳定中的基石价值更加凸显,由此成为此次文明对话的重要切入点。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家庭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从《论语》中“和而不同”的智慧到当代“全球文明倡议”的倡导,家庭始终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双重使命。从“修身齐家”的古训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当代要求,家庭始终是文明传承最温暖的土壤。长辈通过言传身教,将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与道德规范融入日常点滴;孩童在耳濡目染中习得尊老爱幼的孝道、诚实守信的准则、团结互助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仅塑造着个体的品格底色,更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庭是个体身份塑造的核心场域。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虽因文化、地域差异呈现不同形态,但其承载的文化传承、身份塑造与情感支持功能,始终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基石。家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深刻形塑着个体的成长轨迹与发展方向。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是个体身份健康塑造的关键前提。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作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一环,需在具体实践中聚焦家庭、家教、家风,通过幸福家庭建设等工程推动落实,让家庭真正成为文明传承的温暖载体与社会稳定的坚实根基。

家庭是情感支持的核心依托。在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下,个体面临工作、生活等多重挑战,家庭作为最紧密的情感联结网络,成为个体情感支持的关键来源。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易养成关爱他人的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传递温暖,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者。

家庭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形态虽有显著变化,但其在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始终稳固。不同文化和地域下,家庭结构或许千差万别,但对亲情的珍视、对家风的传承,始终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既凝聚社会共识,又维系家庭温情,成为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

在今年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家庭在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展开研讨,系统阐释其在文化传承、身份塑造、情感支持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为家庭与现代社会良性互动提供思想指引,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培育家庭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活力,让家庭成为社会创新的 “助推器”。

在文明对话的深层共鸣中,家庭的时代价值愈发清晰。以此论坛为契机,深刻认识家庭力量、重视家庭建设,让每个家庭都成为社会稳定的坚固堡垒。当每个家庭“各美其美”,在传承自身独特文化与价值中筑牢情感纽带;当家庭之间“美美与共”,在理解与包容中凝聚社会共识,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和谐稳定。而这份源自家庭的温暖力量,终将成为尼山论坛的重要共识,成为人类文明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坚实支撑。(文/林伟)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陈一钊 责编:刘科春 审校:张洁 主编:李翔睿

地评线

阅读量:5.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