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解答尼山三问丨从尼山到世界:文明互鉴的山东答案

来源:闪电新闻

2025-07-11 09:07

发表于山东

盛夏时节,尼山苍翠如黛,泗水碧波荡漾。7月9日至10日,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隆重举行。

此前7月6日至9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互鉴山东行”活动在山东济宁成功举办。来自美国、土耳其、瓦努阿图等国家的多位外宾踏上儒家文化圣地,触摸古老的中华文明智慧,于现代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齐鲁画卷里感知文明交融脉动。

对话,是通往和平的康庄大道。山东,这片诞生了孔子孟子、孕育了“和而不同”哲学思想的土地,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向世界递交出一份关于文明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答卷。

尼山是什么?是文明对话的“精神地标”,“尼山之光”正照亮人类文明“百花园”。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影响力,伴随“一届更比一届好”的盛誉辐射全球,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当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声名日隆,中国也因文明对话平台屡被世界“瞩目”、“铭记”。如今,“尼山之光”已成文明对话的象征符号。全球网友“打卡孔夫子”互动火热,济宁收获海量海外点赞;儒家“成己成人”之智慧启AI伦理新思,“和合共生”之念赋全球现代包容内涵。从尼山出发,中华文明璀璨生机面向世界,多元文明交响在此迸发耀眼的人文光芒。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如不竭活水,持续滋养姹紫嫣红的人类文明“百花园”。

尼山有什么?有五千年文明根脉,更有世界级的文明对话平台。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载,其博大精深不仅在于历史的厚重,更在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强韧自我更新力。而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论坛的举办地,齐鲁大地堪称中华文明韧性与包容性的缩影。从大汶口文化到曲阜孔庙,从“仁者爱人”伦理到“天下大同”理想,儒家思想早已嵌入中华文明基因。深植于血脉的文化自信,是山东推动文明互鉴的磅礴底气。

第十一届世界文明论坛及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中,“儒家文化”主题场景丰富多彩,见证中国既以文化“活化石”的姿态守护根脉,更在创造性转化中彰显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向当代世界提供深刻启迪,为全人类追寻共同价值提供路径参照。

尼山论什么?论恪守平等准则,论如何让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真正的文明互鉴,必是真诚搭建平等对话的桥梁,摒弃“文明优越论”之类的傲慢。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精心构筑对话平台,让不同文明主体各显风华。从2010年首届发布《尼山和谐宣言》呼吁“和而不同”,到本届聚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论坛一以贯之以“相互照亮”取代“单向启蒙”。论坛内涵一届比一届丰富、成果一届比一届丰硕、服务一届比一届精细,共同编织愈加绚丽的文明交融彩锦。“不来尼山将是人生之憾”的感叹,正是世界文明互鉴心声的共鸣。

从尼山到世界,在这条通向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上,中国始终坚定守护“仁者爱人”的初心,热忱敞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襟怀。这份文明互鉴的答卷,辉映着中华文明坚韧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能。(文/鲁于)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陈一钊 责编:刘科春 审校:梁义 主编:李翔睿

地评线

阅读量:5893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