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沾化:科技赋能打通冬枣产销全链条

来源:闪电新闻

2025-09-22 14:45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2日讯 眼下,沾化冬枣陆续迎来丰收季,从种植端的品种升级、技术改良,到销售端的智能分选、订单保障,一系列举措让枣农们增加了“甜蜜收益”。

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东平村枣农王子文的二代冬枣已经成熟上市,通过去年搭建的双层薄膜,让他的冬枣既保障了品质,又提前了上市时间。沾化区下洼镇东平村枣农王子文说:“今年我这二代冬枣,口感、果形、糖度都比去年强很多。现在订枣的客户不少,预计三亩地能卖20多万。”

在“沾冬二号”品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沾化区还在冬枣新品种培育推广上做文章,打造冬枣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2025年,新品种接穗300万个,年内可结果面积3.5万亩,预计产量7000万斤。沾化区黄升镇杨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风昌告诉记者:“春天卖接穗,一亩地就能卖六到七万块钱。今年我们的冬枣新品种长势喜人,市面上很稀少,价格也贵,预计收入能比二代冬枣超3倍”。

同时,当地还联合冬枣产业发展中心,针对新品种冬枣的果形、缩果、灼伤、裂果、色泽5个方面进行分组实验,为后续新品种冬枣的规模化种植筑牢技术基础。有了优质冬枣,销售环节同样不掉链。在沾化区农发投资集团的分选车间,正在对智能分选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投用后可以快速分选出不同等级的果实,既保证了冬枣品质的稳定性,又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采购需求。沾化区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冬说:“这台设备能实现每秒5个冬枣的分选速度。目前已有6个合作社和我们敲定收购方案及收入标准,细节都已明确,全力保障农户利益”。

沾化区还依托智慧管理平台,辐射116个重点村9.6万亩枣园,并成功在京东开设沾化农发京喜自营工厂店,让新鲜冬枣从田间枝头直达消费者餐桌,一条覆盖“研、产、销”的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让更多枣农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沾化区冬枣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利介绍:“从品种研发、技术创新到产销对接、品牌赋能,推动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通过推广新品种、搭建设施大棚等措施,品质产量提升显著,真正实现让枣农‘种得好、卖得好’,让冬枣成为农户增收的‘金果子’,为‘冬枣产业名城’注入强劲动力。”

闪电新闻记者 王飞飞  沾化台 王杰 何立洲 滨州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王飞飞 责编:王春雷 审校:梁延菊 主编:李翔睿

滨州新闻

阅读量:4.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