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夜读|陈小丹:青盲

来源:中国作家网

2025-10-28 20:11

发表于山东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今晚与您分享作者陈小丹的作品《青盲》。 

早晨五点四十六分,窗帘漏出一缕光。周栩睁开眼,听见窗外垃圾车在后巷慢慢倒退,“嘟嘟”,一声比一声短。他盯着天花板发呆,没有立刻起床,像在等脑子归位。耳边还有另一个声音,断断续续,是母亲在咳嗽,从隔壁飘来,混着痰液的喉音。不是很重,但持续,一种体内不死的潮湿。

起身,赤脚踩在地砖上,微凉。他走进隔壁卧室,看到母亲半靠在床头,脸色暗黄,嘴唇干裂,眼皮耷拉着。床边放着夜壶,没盖严,味道轻轻冒出来。她终于咳完,说:“帮我翻个身。”他说:“好。”声音不高。

他熟练地帮她侧过去,拿毛巾蘸温水,擦了擦背部,再把热水袋放到她腰下。母亲头发散乱,几根贴在脸颊上,他帮她拨开。她像是忘了今天星期几,又问:“你今天几点上班?”他说:“九点接单,时间还早。”

说完他走进厨房,电饭煲里还有一点米汤,锅里剩的稀饭已经酸了,热的时候冒出一股发酵的甜臭。他没倒掉,只是皱了一下眉。米汤煮开,他切了半个馒头丁放进去,再加一点葱花和鸡精,是母亲能喝下去的口味。他自己则拌了点老干妈,啃了两口凉馒头。

吃完洗碗,换上工服,带上蓝色外卖箱。出门时母亲叫住他:“你等一下。”她伸手摸床头柜,从塑料药盒下抽出两张二十块钱的皱纸币,“今天医院那边记得问问周医生,开药的时候能不能只拿一半量”。

他说:“我知道了。”

外面阳光初起,一切都还在变暖的路上。电动车停在车棚,电量刚好满格。他打开APP,页面还显示“今日未打卡”,按下“开始接单”后,界面转变成蓝色。接着,他把蓝牙耳机戴好,塞进右耳,骑上车,拐过巷子,向市区驶去。

清晨的城市像刚刚醒来的病人,睁开眼但还没下床。沿街店铺大多拉着卷帘门,只听见卖早餐的小贩支锅点火的响声。空气里混着锅贴、麻团、烧饼的香气,也混着昨晚剩下的灰尘和汽油味。红灯时他停在队伍最后面,车流堵在一起,一名骑着哈雷摩托的年轻人扭头看了他一眼。他没看回去,脑子里正空着。

第一单是万家小区的外卖,牛肉面。客户备注“汤少一点”。他准时取餐,骑行七分钟,送到一个眉头紧锁的中年男人手里。对方看了一眼汤面,说:“这哪叫少汤?”声音不大,但语气阴沉。他想解释一句,嘴巴张开又闭上,只低声说:“您再试试看吧。”

第二单路上,他在一个红绿灯口摔了,为了躲避一个突然折返回来的带小孩的女人,他一拧车把,倒在路边。掌心磨破了,裤脚破口了,膝盖擦了一块皮。女人没道歉,只拉着孩子快步走开。周栩坐在地上呆滞了几秒,起身查看了车有无损伤,掀起车身继续走。他不生气,也不咒骂,只是眼里有一点浑浊的东西没褪下去。

中午十一点半,他在市政公园背后的长椅上坐了一会儿。太阳偏头了,身上开始热,脱下工服上衣,里面的T恤湿了。他刷着短视频,一个博主模仿家长训小孩,底下有几十万人点赞。他没笑,盯着屏幕两秒,屏幕右上角挂着一个小小的标志,是CitySense情绪监测APP的后台图标,不停闪着,这个APP是公司要求安装的,他不能卸载,只能眼睁睁看着后台一点点闪动,像耳边挂着的苍蝇,甩不开。突然,他想起母亲的药还没开,就起身骑车往医院方向去。

经过一个拐角,一只灰色的小狗从路边冲出来。他刹车,狗吓得跳到垃圾桶后头。那狗瘦骨嶙峋,一只耳朵塌着,脖子上还有一块没长毛的伤疤。他盯着它看了两秒,从裤袋里摸出什么,是个旧物——一把折叠刀,刀柄掉漆,刀刃上有暗红锈点。他没打开,只在手里捏了一会儿,像是在提醒自己什么。然后把它收了回去,继续骑车走了。

阳光越来越强,马路发白,像被晒得起皮。他骑在车道上,耳机里传来下一个订单的提示音,滴的一声,像一枚小小的针,扎进耳道深处。

作者简介:

图片

陈小丹,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潮州市湘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潮州文学院签约作家。获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2024年度“文学之星”。作品散见于《诗刊》《当代小说》《红豆》《散文百家》《胶东文学》等。出版散文集《凳子上的月亮》《漫,时光》。

文章来源:

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栏目主持:邓洁舲)

主播:龙城;

后期:猫猫船长;

监制:小北;

本栏目音频由有声广角制作。

来源:中国作家网 编辑:王全 责编:费燕妮 审校:徐红梅 主编:刘畅

闪电夜读

阅读量:24.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