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9日讯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收获正酣。东营广饶县一片500亩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履带式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玉米棒被快速收割、装车。这片高标准农田正是广饶县探索“三作三收”粮食增产新模式的试验田。
“今年小麦实打亩产约1173斤,春玉米亩产约1200斤。”据广饶县种粮大户刘廷义介绍,这季夏玉米大概10天收获完成,亩产140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我这500亩试验田亩产粮食3700多斤。”
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玉米种植多为一年两收,而广饶县探索的“三作三收”模式则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三季作物,并收获三次。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种植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相比传统的一年两收模式,“三作三收”每年每亩地可增加200-300元收入,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三作三收”新模式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种粮大户和农技专家们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与艰辛探索。自2023年起,面对传统种植模式,广饶县的种粮大户们开启了这场创新之旅。
“品种选取上,选用了增产潜力大的耐密型中早熟品种。技术上,大幅度缩小了玉米株距,株距10cm左右,春玉米、夏玉米每亩均为4400株左右。管理上,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精准灌水施肥,满足两种作物肥水所需。”广饶县高级农艺师李秋国说,他们还指导种粮大户、农机手一起对农机进行改装适配,大大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
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与改进,终于确定了适配“三作三收”模式的品种和技术,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为了让“三作三收”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广应用,广饶县积极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每亩给予补助600元,同时,改装适配的播种机和收割机,秋收和秋播无缝对接。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解决大型机械播种、收割等难题,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加大推广面积,推动‘三作三收’模式惠及更多农户。”广饶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于天生表示。
目前,该模式已开始在广饶县井灌区的良田和黄灌区的盐碱地里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亩。
闪电新闻记者 李纪 报道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