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展现山东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齐鲁大地奔流入海,不仅勾勒出壮美的自然画卷,更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这场由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一次全景式的采访报道,更是山东牢记嘱托、扛牢使命,以实际行动让黄河成为幸福河的生动展示。
扛牢使命,系统谋划,筑牢黄河安澜的“山东屏障”。黄河宁,天下平。保障黄河安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更是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其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山东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此次活动,多部门联动,多市协同,形成了系统谋划、全域统筹、一体推进的强大合力。这种高位推动、协同并进的格局,确保了战略实施的有力有序,为黄河沿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动能的不断积聚,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展现了山东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
黄河,宛如一块灵动的生命魔方,于齐鲁大地上自在旋转,转出高质量发展的五彩斑斓。沿着黄河遇见海,遇见的是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这是科技赋能的“创新蓝”,是广袤滩涂间麦浪翻涌、稻谷飘香的“丰收金”,更是湿地绵延、飞鸟翔集,万物共生 “生态绿”。这些,都是山东实践最直观的写照。“创新蓝”代表着科技赋能,是山东在流域内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的鲜活色彩,如同澎湃的新动能,激荡前行;“丰收金” 则铺展在广袤滩涂麦浪稻香之间,是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进乡村振兴的灿烂成果,承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生态绿” 体现在湿地绵延、飞鸟翔集的和谐景致中,是山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证明,守护着母亲河的健康生命。三色交织,共同构成了山东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经济强省建设因此不断迈上新台阶。
行走记录,故事传扬,奏响幸福河海的“山东乐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要深入一线发现、饱含深情讲述。本次活动中,中央及省主要网络媒体记者组成采访报道团,深入泰安、德州、淄博等市一线,开展行进式采访。他们用镜头捕捉感人瞬间,用光影记录崭新面貌,全景式、多维度呈现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文明与时代之治:登泰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壮阔,至入海口观赏“蓝黄相拥”的奇观;品味烟台苹果、莱阳梨的鲜美,感受淄博烧烤的“活色生香”;追寻沂源猿人遗址、孔子杏坛设教、稷下学宫争鸣的悠久文脉;体验潍坊核雕、曹县马面裙的非遗魅力与潍柴、海尔等“山东好品”的硬核实力……这些具体而微的场景,通过媒体的笔触和镜头,将转化为可感可知、动人心弦的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守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大河泱泱,奔流不息;海阔天空,未来已来。“沿着黄河遇见海”,不仅是一次网络主题活动,更是一扇展示窗口、一声奋进号角。它清晰昭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山东正以勇毅前行的姿态,筑牢生态屏障,拓宽发展空间,厚植文化底蕴,续写幸福故事。
一曲关于黄河文化传承之美、绿色生态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的昂扬乐章,正在齐鲁大地持续奏响,并必将随着黄河的波涛,传向更加遥远的未来。(文/黄宗跃)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