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党委网信办协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于11月3日正式启动。来自中央重点网络新闻媒体、山东省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的记者走进泰安、德州、淄博,在走读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底蕴,见证齐鲁大地的发展脉动,展现山东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探索。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东平黄河文化广场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11月4日下午,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一行走进东平黄河文化广场。黄河、长江与大汶河,三条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此相遇,交织出一幅黄、蓝、绿三色相融的天然画卷。站在东平县黄河文化广场远眺,黄河之水波涛汹涌,裹挟着泥沙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南水北调的清流蜿蜒流转,大汶河碧波自泰沂山脉奔涌而来。三水在此激荡交汇,绘就出黄蓝绿交织的壮观景象。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东平黄河文化广场
三水相遇不只是自然奇观,更是文明交融的象征。这一独特景观使东平黄河文化广场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

东平湖作为黄河下游唯一重要蓄滞洪区,在黄河防洪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东平黄河文化广场不仅是一处观景平台,更是收藏与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黄河文化展厅,这里整齐摆放着记录治黄历史的老物品、老器具。从老照片到录音机,一件件展品呈现了治黄的发展变迁,展示了黄河人治黄的艰苦岁月。

展厅内,修筑堤坝过程保留下来的石硪特别引人注目。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打夯机,施工大军们“一架石硪两根杠,两人扶硪八人夯;十条毛巾扎头上,号子一打震四方”。伴随着“嗨哟嗨哟”的声音,地基打起来了,声音越来越嘹亮,步调越来越统一,根基打得也越来越稳。这些“老物件”如同一丝纽带,正推动着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在黄河沿岸、东平湖畔绘就了一幅文化河湖的时代画卷。

东平黄河文化广场作为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的重要节点,正推动黄河文化从单纯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近年来,东平县在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成绩。当地聚力产业融合,丰富黄河文化旅游供给,着力打造“全景东平”,推进“一圈两线三区”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环东平湖休闲文化旅游圈。东平黄河文化广场成为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上的重要一环,连接起戴村坝、东平湖等景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黄河文化体验线路。

如今,东平黄河文化广场已成为展示黄河文化、宣传生态保护、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平台。站在广场上远眺三水交汇,不禁让人感叹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是观赏黄河的绝佳地点,更是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精神的重要窗口。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平黄河文化广场将继续讲述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东平黄河文化广场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