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闪电评论丨山东向“数”而行

来源:闪电新闻

2025-11-09 21:55

发表于山东

11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揭晓最新数字经济“成绩单”:济南等6市斩获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入选数量领跑全国。这为观察山东数字经济的“星火燎原”之势,再添生动窗口。

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山东的数字化转型已从“点上开花”走向“全域结果”。这场深刻变革的背后,是政策、基建、产业与生态的协同共进。

政策“引擎”,如何驱动数字巨轮?山东的突围,始于顶层设计的精准落子。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政策活水”不仅要充沛,更要精准流向产业的“根须”。成效随之而来:近两年支持2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300亿元;数据共享服务达490亿次,开放数据298亿条,“开放数林”指数全国居首。这不仅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深层次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让数据真正流得动、用得好、供得出。

“数字基座”,如何托举“应用高地”?“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山东对此体会颇深。5G基站超27万座,济青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双枢纽,总算力达9.66 EFLOPS……这些夯实的“硬核”基建,共同构成了山东数字经济的“骨骼”与“血脉”。当5G网络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城乡,算力资源像“水电煤”一样触手可及,创新应用便在这片沃土上破土而出,连绵成势:智慧高速贯通脉络,智慧港口高效运转。这条“高速公路”越是宽阔平坦,其上驰骋的数字化“智能汽车”,才越能行稳致远。

产业“深水区”,转型如何见真章?数字化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产业效能的重塑上。山东推进的“十大工程”“八大行动”,正将技术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18家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4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达95.1%。更关键的是,转型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的效能革命: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5%、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以上。数字化转型,正从企业的“附加题”,演变为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皓月”当空,“繁星”能否满天?山东经济的特色是大企业“顶天立地”,但数字化的成败,更在于中小企业能否“繁星满天”。山东打造全国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新“前店后厂”模式,直指中小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痛点。累计服务2.2万家企业,深度诊断1.5万家,培训数字化人才近5000名。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庞大产业生态的“破茧”与重构。“繁星”满天与“皓月”当空,共同构成了山东数字经济活力与韧性兼具的生动生态。

前路仍有挑战。 数据安全、人才短缺、中小企业深度转型难、改造成本高等问题,仍是山东必须直面的课题。

山东的数字经济叙事,正从“追赶”走向“领跑”。其启示在于:政策要系统、基建要超前、转型要实效、生态要共荣。(文/张建华)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何树晓 责编:靖晓红 审校:彭芳 主编:郭常宏

地评线

阅读量:7.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