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此有趣

2025文物全媒体传播项目——“儒”此有趣系列短视频重磅启幕!依托“斯文在兹”山东儒家文物主题游径,从济宁出发辐射齐鲁多地文化重镇,邀请主持人、文化专家与“虚拟孔子”携手,以文物活化、AI动画、实拍旅行等多元形式,开启一场风趣幽默的文化奇幻之旅。如今,这趟旅程首站抵达儒家文化源头曲阜——本期两大短视频篇章同步上线,带你在大晟钟的金声玉振与三圣像的文脉传承里,解锁不一样的曲阜故事。
【三圣像篇】
一幅传世画,藏着圣贤的“守道”与传承
曲阜的烟火气里,藏着最鲜活的文化记忆。我们来到曲阜寻孔子,却常常忽略了孔子身侧那个眼神清亮的年轻人——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陋巷牌坊下藏着他拜师前的清贫;颜庙里,孔子那句“贤哉,回也!”的赞叹穿越千年。他没有显赫官职,没有惊天政绩,却因“守道”成为老师眼中的理想学生,被尊为“复圣”。而在孔子博物馆的《三圣像》中,孔子居中,颜回、曾子分列两侧,三人衣纹间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满了《论语》的智慧。


为什么颜回是“复制版孔子”?为什么曾子因《大学》被奉为“宗圣”?“修齐治平”的政治智慧如何从这幅画里流淌至今?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教诲与城市的灯光交融,我们终将读懂:曲阜的伟大,不仅在于诞生了孔子,更在于有无数“颜回”“曾子”般的传承者。想跟着颜回的目光重读曲阜故事?“三圣像篇”带你走进圣贤的精神世界。
【大晟钟篇】
一口青铜钟,敲出千年“正声”
沿着尼山圣境的七十二贤廊走到尽头,看孔子退修诗书的身影;在金声玉振的演出里,让古人的礼乐与心跳同频。


而当我们走进孔子博物馆,目光总会被三口青铜钟牢牢吸引——它们就是来自北宋的大晟钟,花纹精致到缝隙里都藏着光。你或许会问,这口钟不是为了报时,那是为了什么?五代十国的战乱让唐代礼乐支离破碎,北宋徽宗年间,文武百官奉旨重制礼乐,大晟钟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大晟乐府”的象征,更被送往全国各地当“律器”,以81单位的宫音竹竿为基准,实现全国“音同高”,让一首乐曲在千里之外也能不走样地奏响。


“礼是骨架,乐是血肉”,当专家道出“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儒家哲思,当宫商角徴羽对应“君臣民事物”的古老智慧被拆解,我们才明白:这口钟敲出的不仅是乐声,更是孔子“乐消怨、礼止争”的理想。想知道大晟钟的青铜纹理里藏着怎样的大宋礼乐盛景?锁定“大晟钟篇”,听千年钟声里的文明回响。
曲阜,日常与永恒的相遇
尼山的晨光、博物馆的文物、鲁源村的夜灯、巷弄里的烟火……曲阜很小,小到一个转身就是城外;曲阜很大,大到大洋彼岸都有它的文明印记。作为“儒”此有趣系列的开篇,我们不谈宏大叙事,只在大晟钟的乐声里、三圣像的笔墨间,触摸儒家文化的温度,让儒家文物与现代生活、新时代理念相契合。


“儒此有趣”曲阜双篇短视频已经上线,关注“儒”此有趣,让我们在钟鸣圣影里,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吧!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