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4日讯 山东各地以片区建设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推动资源重组、业态升级,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滨州市沾化区海航水产品生产车间,一批发往武汉的即食海蜇正在加紧生产,作为全国知名的海蜇集散地,像海航这样的加工企业,仅在冯家镇就有300多家,当地以海蜇产业为纽带,联合王尔庄、大寨等12个村打造“红帆兴渔•心安冯家”乡村振兴片区,抱团发展现代渔业。
滨州市沾化区渔业产业共富党委副书记赵风维介绍:“小寨、范庄村是二产集聚区,300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0.55亿元,依托四大水产品批发市场,王尔庄村是片区的三产核心区,各村各显其能,水产品年交易量达13.5万吨,年交易额达45亿元。”
以党建联建促产业联兴,片区还成立渔业产业共富党委,联合海蜇养殖、销售、加工等全产业链上30多家党组织,形成“党建+产业”发展共同体,牵头引进水产检测镇级服务站,为片区内水产企业提供快检、生产指导、实验室共享等服务。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塬告诉记者:“片区合力下,水产企业产品合格率由96.2%上升至99.4%,整个片区以‘渔业+’为核心,抱团增收,今年1-10月,片区内12个村庄村集体增收236万元,人均增收6700元。”
片区凝聚合力,产业抱团突围。费县从2006年开始,因电视节目里的砸金蛋游戏,走上金蛋的产业之路,当地成立“点石成金”乡村振兴片区,整合片区内金蛋生产企业、共富工坊等村庄优势资源,统一规划金蛋的设计研发、仓储、展销、物流,如今,费县金蛋年产3亿枚,已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产值超8亿元。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