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闪电评论 | 盛世修文,山东多元赋能古籍“焕新彩”

来源:闪电新闻

2025-11-25 12:15

发表于山东

典籍版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齐鲁大地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贤哲辈出,典籍丰富,盛世修文让这些珍贵典籍传承新生。

多元展示与传播,让儒家经典走向世界。在孔子研究院,专家学者潜心典籍研究与阐释,《中华礼乐文明大系》等百余部著作相继推出,并通过积极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推动儒学研究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事实上,在山东,加快推进载体建设、加大挖掘阐释力度,已成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道风景。整合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省内外儒学资源,与教育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挂牌成立多家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组织实施“尼山学者”计划、“青年汉学家培养计划”,创办尼山杏坛、尼山讲堂,出版尼山文库、尼山丛书;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陆续建成使用,成为孔子思想和儒学研究、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儒学以其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深度参与人类文明的现代对话。

重大成果涌现,传承与创新并行。在古籍整理和出版方面,山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儒典》是历代儒学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的重大成果,2022年9月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发布,2024年11月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展出。这套历代儒学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儒学传承发展的主脉络,展示了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和价值优势,是《齐鲁文库》第一部系统文献,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齐鲁文库》是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文献,并逐步扩展至山东现代文化研究出版。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公布了大型文脉工程《齐鲁文库》的首批出版成果,共推出170余册书籍,内容涵盖典籍、红色文献、史志等。这是山东让东方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技术助力,让古籍重焕生机。在古籍保护和修复方面,山东积极运用现代技术,让古籍重新浮现在人世间。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山东打造的数智觅遗珍板块展出的一台能够给纸质文物“疗伤”的神奇机器——纸浆修补机,可以让原本满是破洞的纸,修补后几乎看不出来破损的痕迹。在技术加持下,古籍修复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只需不到20分钟,就可以修复完一本破损较为严重的古籍。此外,山东还上线了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要求各地各部门全力支持,全面采集上传各类古籍资源影像信息,并把现有的数字资源全部上传平台、向社会公布,有力推动古籍资源实现数字化保护、公益化使用。

典籍,是人类文明的居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盛世修文,山东多元赋能古籍“焕新彩”,相信有这样的文化担当,古籍里的东方智慧必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张瑾)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张艺凡 责编:刘科春 审校:徐红梅 主编:崔维莉

地评线

阅读量:2.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