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灼言丨大河奔涌谱新篇 齐鲁担当展宏图

来源:闪电新闻

2025-10-24 09:10

发表于山东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四年前的那个金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黄河安澜、为民族复兴擘画宏伟蓝图,赋予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千钧重托。

时光荏苒,嘱托言犹在耳;大河奔流,奋楫只争朝夕。四载春秋,齐鲁儿女牢记总书记殷切期望,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宏伟蓝图细化为精准的施工图、转化为生动的实景画,在母亲河畔奏响了新时代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

这是一份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指引着大河安澜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自古就是安民兴邦的大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不仅是着眼于解决黄河“体弱多病”之困的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在黄河流域的生动实践与具体展开。从“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系列深邃思考、一系列战略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守护母亲河的坚定决心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深远考量。

这是一场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生动实践,山东以走在前的担当描绘时代新卷。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核心在于担当。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黄河入海口所在地,在黄河流域生态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责任重于泰山。四年来,山东将“走在前”的要求融入发展的血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方案和地方性法规,构建起支撑战略落地的“四梁八柱”。从成立高规格的推进领导小组,到建立健全省际协作机制,主动对接沿黄兄弟省份;从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嵌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到滚动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牵引性重大项目,山东以系统的观念进行全域统筹,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国家战略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这是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乐章,黄河三角洲的蝶变是最好见证。“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黄河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石,亦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山东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持续推进险工险段和控导工程加固提升,筑牢守护安澜的“铜墙铁壁”。与此同时,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大规模推进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珍稀濒危鸟类种类和数量连创新高,“芦花飞雪、万鸟翔集”的生态奇观年年如期盛放,动人心魄。不仅仅是三角洲,沿黄区域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化环境污染防治,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渐成风尚。

这是一条创新驱动动能转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沿黄区域焕发勃勃生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幸福河”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核心要义。山东坚决打破路径依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奋力蹚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沿黄地区不再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聚集区”,而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日新月异,高端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沿黄九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崛起成峰。从“山东制造”向“山东智造”“山东创造”跃升,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跨越,山东黄河流域正以创新“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经济“体魄”更加强健、“气质”更加提升。

这是一幅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的壮丽画卷,发展成果惠及大河两岸人民。“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山东着力破解黄河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昔日“黄泛区”变成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滩”,六十万滩区群众实现了百年安居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沿黄大通道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立体交通体系愈发完善,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这是一次文化“两创”的深度耕耘,黄河故事的山东篇章愈发璀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和重要象征。山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守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同时,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手造”“黄河大集”等品牌熠熠生辉,《黄河文化大会》等节目引发广泛共鸣。着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深入挖掘和弘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黄河精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古老的文脉传承与澎湃的时代潮流在这里交汇激荡,赋予了母亲河新的文化生命和时代光彩。

大河汤汤,不舍昼夜;齐鲁担当,奋楫争先。

四年前的殷殷嘱托,已化作大河两岸的生动实践和累累硕果。站在“十五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继续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征程中走在前、挑大梁!


文/蔺炳正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何树晓 责编:靖晓红 审校:李娜 主编:董光强

地评线

阅读量:28.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