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新的五年。谋划新蓝图,开创新局面。我们唯有“实”字当头、“干”字为要,方能在新的历史方位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实干,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当世界日益被“动荡”和“不确定性”包围,中国经济却走出一条稳健上升的曲线。一边,是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边,是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5年经济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实践证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十五五”时期,我们既要巩固“稳”的基础,更要激发“进”的动能。无论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还是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都需要“实”字托底,靠实干垫稳根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
实干,需在直面挑战中见真章。“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是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揭榜挂帅”、推动成果转化的实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破局,是清理隐性壁垒、让要素畅行的攻坚;“双碳”目标的推进,是风光电基地建设与传统产业节能改造的协同……“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十年磨一剑”攻关,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延链补链强链”压力,我们既要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又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在“具体”上用力,于“细节”处见效,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小实干”,累积成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成效”。
实干,要以人民为中心画好同心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明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从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会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为亿万人民奋进“十五五”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我们要以实干让这些“民生愿景”变为实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实干,需以系统思维下好一盘棋。数字经济勃兴、绿色转型加速、产业升级攻坚、区域融合深化……这些“十五五”时期关键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全域统筹的“一盘棋”思维。这既需要打破部门壁垒,让政策“串珠成链”;也需要跳出地域局限,促资源“跨域联动”。在实干中创新、在创新中实干,二者同频共振,才能为发展注入持久动能。放眼齐鲁大地,“诸城模式”“寿光模式”“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用实干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蓝鲸1号”深水钻井平台、“国信1号”养殖工船……山东制造以创新标注高质量发展高度。锚定“十五五”主要目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尤需以“今日事今日毕”的紧迫感、“事事落实到位”的责任感、“人人奋勇争先”的精气神,把系统思维贯穿落实全程,让实干成为最鲜明的标识。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在接续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文/林伟)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