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转角遇绿,推门见景。如今漫步昌乐街头,昔日的道路节点、街角荒地等“城市边角料”已陆续变身为主题鲜明的口袋公园。潍坊昌乐县以“微更新”践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理念,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57处口袋公园,让市民在方寸绿意间触摸民生温度,感受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
清晨阳光洒落,位于昌乐西湖社区东侧的一处口袋公园早已热闹起来。根据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这里配备了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休憩长椅等。家住濠景海岸小区的徐女士是这里的“常客”,谈及如今的生活,她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意。
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每天都来公园锻炼,器材很齐全。大家有带娃的、锻炼的、聊天的,特别热闹。公园不仅让环境变美了,更让邻里关系更近了,我们住着也更舒心。”
一条条健康步道与绿道纵横交错,将口袋公园串联成网,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覆盖”的城市绿色体系。这一布局不仅将公园从“孤立的绿点”变成“连贯的绿带”,也成功构建起15分钟“健身圈”与“生活圈”。无论是晨练、傍晚散步,还是周末休闲,市民都能轻松享受身边的幸福生活。市民表示,公园环境很好,我们老年人凑在一块乐呵乐呵。有个九十多岁的老大哥也天天来锻炼,身体特别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国家号召全民健康,我们也积极响应,把身体锻炼得好好的。
昌乐县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在场地利用上,精准盘活道路节点、闲置荒地等“城市边角料”,最大程度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减少资源浪费;在植物配置上,优先选用国槐、法桐、白蜡等本土树种,搭配紫薇等花卉灌木,构建起层次丰富、四季常绿的绿化景观。
昌乐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郭明明表示,口袋公园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市民需求,不断完善公园功能,让口袋公园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闪光点”,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据了解,昌乐县深度融合文化特色与实用功能,在部分口袋公园中设置蓝宝石小品、火山石等特色元素,使其成为展示城市特色风貌的“文化驿站”;同时,通过完善照明、增设无障碍设施、配备健身休闲设施等精细化设计,让方寸之地承载民生温度。如今,这些兼具生态、文化与便民属性的口袋公园,已成为昌乐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打卡点”。
记者 钟海杰 杨鹏飞 全威 高素霞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