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19时54分许,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接市局110指令称: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马某)死亡。事故大队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连夜调查取证,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山东交通广播
2017-06-08 18:29
发表于山东
6月7日,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女子在过马路时被疑似出租车撞倒并遭遇二次碾压。其间经过的车辆和行人无一上前施救,该视频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经证实,此事于今年4月发生在河南驻马店。当晚,驻马店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告证实,当事女子已身亡,此案系一起交通肇事案件。
以下为通告全文:
2017年4月21日19时54分许,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接市局110指令称: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马某)死亡。事故大队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连夜调查取证,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依法接受处理。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早前报道:
竟能如此冷漠!?女子过马路被二次碾压致死 路人无一上前施救
6月7日,微博认证为资深车评人的用户“袁启聪”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疑似一名身穿浅色上衣的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低头时左侧一辆疑似出租车的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
年轻女子被撞后躺在地上没有起身,但从视频可以看到,她抬起头试图起来。
大约1分钟后,同一方向的另一辆SUV驶过并直接从她身上碾过,之后该SUV的司机停车前来查看。
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到二次碾压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
根据视频,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发现,白衣女子第一次被撞到后,有20辆左右的车选择绕行,有20个左右行人缓步走过。直到女子被第二次碾压后,这才有一位黑衣男子站在了斑马线上,也有了掏出手机的动作。视频至此也结束了。
驻马店市解放大道和学院路的交叉路口处(街景地图)
通过街景地图比对,记者发现,事发地段应为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大道和学院路的交叉路口处。根据街景地图,解放大道为双向四车道的交通干道,但事发路口并未设置红绿灯。有网友爆料称,此地没有红绿灯的历史在20年以上。
据部分媒体报道,该事件发生在今年4月,涉及的肇事车司机已经全部到案。6月7日当晚,记者拨打了驻马店市交警支队的值班室电话求证相关信息,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此事,建议记者询问事故处理部门,随后记者多次致电事故值班室电话,但均无法接通。
记者随后又私信了发布该视频的“袁启聪”了解视频来源和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他未有回复。而他的这条视频微博转发和评论都已超过3万。
据一位资深交警介绍,从视频分析,驾驶汽车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且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后,未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前车承担主要责任。后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未注意观察路面情况安全驾驶,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后车担次要责任。
网友评论:
这起发生在4月份的事故视频在网上一经传播,迅速引发各方声讨和反思。
一次物理与人心的双重碾压
驻马店的二次碾压事件,是一次物理与人心的双重碾压。
第一次碾压的是交通秩序。肇事逃逸无疑要负首责。如果司机当时不是逃逸,而是停车紧急救援,就不会有二次悲剧。在一个交通繁忙的路口,造成二次伤害的概率不低,这个锅,逃逸的司机必须背。
第二次碾压了被害者身躯,也从很多人心上重重碾过去了。这个事件,真正刺痛人们内心,不是“一个人被车撞了”,而是“本可避免的二次伤害没有避免”。
确实,正如有人指出,对于车祸受伤人员,按照科学处理确实不能轻易移动而应等待救援。但遗憾的是,这个路口也没有为救援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的生命空间。谁来形成这个空间,每一个人。当时,如果有人能站在前方指挥交通,车辆就可以绕行;如果对方来车不是打着远光,视觉盲区就会小一些;如果开过斑马线的车辆向来都有减速慢行的习惯,那辆SUV也不会这么再次碾压过去。
比物理碾压更难恢复的是人心的碾压。从旁观者“只敢报警不敢接近”,也不难看出南京彭宇案的影响依然“健在”,扶不扶依然是一个问题。其实善意是彼此施予的、良性的公共空间是所有人一起建构的。谁都可能因此获益、谁都可能因其反面遭殃。拒绝冷漠不需要太多借口,不要奢望所有条件到位,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今天拒绝冷漠,明天就有更多机会少面对冷漠。我们需要行动来拒绝冷漠,需要你的行动!
——央视特约评论撰稿 之山
文章来源于:央视新闻综合 中国青年报 华西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猜你喜欢
阅读量:1982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