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何将老建筑、工业遗存保护起来,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是淄博市博山区孜孜以求之事。
曾经破旧衰败的车间、老民居化身为颜神古镇文旅网红打卡地,闲置荒凉的厂房院子蜕变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心,岜山健康产业独树一帜……博山区以有解思维把陶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引进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颜神古镇项目,对古窑、老厂房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传统历史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将工业遗产文化之魂融入城市的文化系统、功能系统和展示系统,实现从“拾遗”到“拾趣”的转变,展示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共融”。
不简单的古镇“新生”
匣钵墙、古圆窑、青石板路、老厂房……明清时期火红的炉火、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大陶瓷厂(山东博山陶瓷厂)的兴盛衰落,5月19日,记者行走在时光交错的颜神古镇,感受到的尽是古镇历史的涌动和岁月的沉淀。
眼前颜神古镇护改开发的成功,得益于博山区将颜神古镇项目建设纳入了全市重大工程项目、全区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建立了区领导挂包、区直部门牵头、街道负责、专班推进的四级责任机制,成立15人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在统筹规划项目形态上,博山区聘请淄博市工程咨询院制定《淄博市博山区古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规划》,科学制定颜神古镇项目保护建设任务,明确项目建设年限、规模和内容。在获得英国“未来建筑奖”的著名建筑师郑炘教授历时两年的精心设计之下,颜神古镇以全新之姿闯入人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博山区全面精细梳理颜神古镇项目区工业遗存,建立分类分级保护机制,细化时限要求,确保打表推进,取得实效。目前,项目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占地120亩的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并开放使用。
“在颜神古镇的护改工作过程中,深觉它作为城市的文旅项目,关乎着城市的文化传承,它还关乎民生,关乎城市未来的发展品质,它太重要了。”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亚明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颜神古镇破茧成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博山区积极突破转型升级要素瓶颈,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内生性挖潜机制、差异化配套保障机制等等,为其保驾护航。
颜神古镇护改开发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再造、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分类处置,通过有偿收回、招商引资、鼓励转让等方式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对古镇及其周边200余家工商企业、5000平方米陶琉企业厂房及350余套老旧居民住房等厂区荒废、房屋陈旧、入住率低的土地进行挖潜,对低效用地再开发范围进行界定、归类、整合,加速盘活存量资源,目前,古镇项目用地可挖掘潜力近1000亩。
值得注意的是,博山区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方面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加速推进古镇及周边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拆迁补偿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应换尽换、应保尽保,用好货币补偿、产权置换、结合型补偿等多方式,切实保障居民及工商业主权益。
历经岁月的洗礼和纷繁复杂的护改开发,如今颜神古镇13座古窑、百余座明清古建筑群落以及众多完好的古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镇精华和缩影。
新旧融合迸发区域发展生命力
一个有生命力的颜神古镇是怎样的呢?
新业态与老手艺携手并进,新思维与老物件相得益彰,年轻人与古文脉相辅相成,这就是“工旅融合+新商业”的颜神古镇生命力所在。
博山区对省唯一遗存烧造基地印记的13座陶瓷古圆窑、周边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进行提升改造,通过保留修缮、实物互动等形式,真实、生动、全面展示了淄博百年工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加快构建包括非遗申报、保护传承、品牌创建等在内的多层次体系,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窑村(颜神古镇核心区域)被列入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村落;打造陶琉文化创客品牌,将古镇建设成创客发展基地,开展行业交流、人才培训、创客服务、创客空间运营、股权(知识产权)投资、产品销售等业务,计划用10年时间,培育引进100个创业团队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企业、1000个产业专业人才。
“新与旧的空间里充满了无限可能,非常适合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来此就业创业。”自2020年至今,从米兰归来的张雪已经在颜神古镇专注于商业运营近两载时光,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让颜神古镇充满了“朝气”。
无独有偶,对于盘活工业遗存,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博山区已经累积了不少经验。
2017年起,岜山集团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摒弃了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总资产30亿元的焦化厂、钢铁厂、热电厂、耐火材料厂,实施了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项目,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探索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
而原柳杭减速机厂院也早已不是此前的破败模样。博山区文化馆、博山区图书馆的建成使用让其焕然一新,原先的梁架又担起新的使命,工业气息的保留让这里别具一格,那高高耸立的烟囱还会让人想起那盛极一时的火红工业时代。
依托古窑、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如今的颜神古镇涵盖度假酒店、民宿、古窑酒吧、大师工作室、琉璃工艺实验室等,有地方特色民俗、美食街区,有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场,有民间地方艺术品收藏博物馆群,有全国性的大专艺术院校学生实习培训基地,有陶琉文化为主题的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研学基地,以及北方区域艺术家聚集群落,同时搭建并运行青少年研学平台,文化产业(陶瓷、琉璃)研发、生产、营销平台,在博山秀丽山水之间,颜神古镇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艺术(陶瓷、琉璃)交流窗口,真正做到文化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在中国旅游版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