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勇获评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 生前曾称要在“无我”状态中豁出去干事业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8日讯 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隆重表彰对山东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72名优秀企业家。其中,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被授予“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


李希勇生于1963年12月,1981年12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山东省委委员。历任华丰煤矿矿长,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联合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021年4月10日病逝,终年57岁。

18岁踏上煤炭之路 40年下井超过7000次

40年的工作生涯中,李希勇带领企业在变革中重生、在创新中前行,为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山东能源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70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4位。李希勇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40人、全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身先士卒、扑在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工作40年、下井超过7000次,足迹遍布企业开发建设的每一个区域。从2020年7月接手山东能源集团一直到他病逝,李希勇一宿没在泰安的家里住过,下葬前,女儿抱着骨灰盒执意带他回泰安的家里看看。

李希勇的煤炭之路始于他的18岁。“从18岁下井,我前20年每年都下300天井。进入了煤炭行业,很危险很辛苦,但是我们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没有这40亿吨煤炭的支持,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该说走起来会更加艰难。”

临危受命 带领企业扭亏为盈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骤然结束。李希勇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兖矿集团总经理。

2014年4月,在兖州煤业二届一次职代会上,李希勇说:“要因地制宜,困则思变,深度思考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积极打造具有兖煤特色的发展战略‘升级版’。”

外部市场低迷,李希勇带领兖矿把扭亏为盈的目光转向了企业内部,20万干部职工把扭转增盈作为头等大事。“我们首先从瘦身强体精简机构、精干人员上来下功夫。全集团精简了1290个机构,接近减少了50%。我们精简管理岗位、干部岗位就有5000多个,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就得渡过难关。要渡过难关必须得下决心,壮士断腕。”李希勇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在整个煤炭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2014年兖矿集团实现净利润20多亿,扭亏为盈。2014年底,兖矿吨煤成本下降80多元,节省企业开支近200亿元。

针对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等严峻挑战,李希勇带领兖矿集团聚焦能源战略和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持续进行技术变革。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当中,煤炭的转型升级显得更加迫切,就是把煤原来单纯的燃料属性,转变为高端化工原料的属性,这是向更高附加值的阶段发展,也是推动煤炭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李希勇生前曾表示。

同时,兖矿集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数据信息、新型能源三大战略性产业加速崛起。

2020年7月,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合并重组,李希勇出任董事长。他在接受闪电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不是拉郎配,更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而是要起化学反应,努力实现“1+1>2”。“重组整合的前提就是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保持队伍的稳定,第二个保持安全的稳定,第三个就是保持生产经营稳定。目前已经达到我们预期目标,将来会按照我们既定的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战略重组任务。”

勇于创新 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煤气化液化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4000吨级超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示范装置项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发布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340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这是李希勇带领企业交出的“创新成绩单”,使中国甚至世界感受到国企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

他以前瞻思维把舵企业发展,率先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成立首家国家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智能化建设等技术走在行业前列,引领了煤炭行业第四次技术革命。

他敏锐洞察当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形势和机遇,加速千万吨煤制油建设,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10万吨高温费托合成示范装置成功运行,为化工产业高端高效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启动实施“蓝天工程”,全力推动“有烟煤炭无烟化、高硫煤炭低硫化、黑色煤炭绿色化” ,获国家环保部门试点推广。他勇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4000吨级超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示范装置”项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敲开了发达国家煤炭资源投资开发的大门。

他以坚决打赢煤矿生存保卫战为目标,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智能开采试验“三个中心”,突出抓好重大灾害防治研究,安全工作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锐意改革 推进产融结合

“累计关闭矿井50对,退减产能5215万吨;232户僵尸企业完成出清,277户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占全省77%的三供一业、市政设施、社区管理职能、社会保险职能全部移交,移交200处市政设施、97处社区管理机构,完成54个教育机构分类处理、20.3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是李希勇带领企业交出的“改革成绩单”。

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是巨大的艰辛与付出。他致力推进产融结合,通过独立上市、借壳上市、资产注入等方式,加速资产证券化,形成4家主板上市公司、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新格局,成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他坚持股改上市、引进战投、员工持股、民企合作“四向并进”,推动权属企业混改,完成34户权属企业混改,混改资产占比达到75%。他顶住巨大压力,实施物资供应专项治理,清理各类中间商6500余家,采购价格降低15%,节约资金13亿元。

兴企有为:在“无我”状态中豁出去干事业

“十三五”期间,兖矿成功收购力拓公司优质资源。这一举动成功彻底撕掉了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效率低、反应慢、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标签,并将国际巨头嘉能可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李希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成一批“千人千万吨”安全高效示范矿井和三个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年煤炭产能达3.4亿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1500万吨,甲醇协同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形成澳洲国际一流能源基地,布局拉美有色金属产业,为持续领先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空间。

李希勇着眼打造山东乃至全国领先的氢能源生产、供应、示范应用基地,联合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新能源学院,完成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建设。此外,他还全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迭代升级,激光熔覆加工能力达到国内第一,东华重工成为卡特彼勒液压支架产品全球供应商,轻合金公司成为复兴号高铁型材主力供应商、中车四方市场份额突破65%,研制应用世界首套8.2米超大采高综采装备,达到年产1500万吨能力。

“企业家必须坚守党纪法规底线,在‘无我’状态中豁出去干事业。坚持一切出于公心、一切为了事业……”李希勇在党风廉政述职报告中这样写道。

闪电新闻记者 崔冬梅  整合报道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