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向深·鲁企向“新” | 又获国际权威认可! 这家企业的危废处置水平“绿”出新高度
来源:山东国资资讯
近日,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再生铅板块旗下的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鲁控”)获评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再生铝、铅、锌、锂行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之再生铅行业示范企业,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再生铅行业企业,也是安徽鲁控再一次收获国际认可。
早在2023年,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就充分肯定了安徽鲁控在再生铅行业的生产技术能力及发展实力,授予安徽鲁控“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有色金属采购基地”称号,此次获评标志着安徽鲁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又迈出坚实步伐。
行业唯一、中国首个、多次获国际权威认可......这家企业有什么“妙招”?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循环资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鲁控环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骞坦言:“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检验环保工作成果,创新是关键。”
据了解,安徽鲁控是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再生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主营业务就是为废旧铅酸蓄电池“脱胎换骨”,实现铅、塑料、硫酸等产品的还原再生利用。目前,该公司含铅废弃物设计处置规模为28万吨/年,年产再生铅超20万吨,是国内铅冶炼行业首座大范围应用冶金行业新环保工艺、新技术的项目。
据安徽鲁控总工程师王亚军介绍,“公司工艺创新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水处理系统。”安徽鲁控采用全膜法技术,实现了污水全部循环利用零外排,是行业内投资最大、最先进的处理工艺设备,同时产出的石膏、结晶盐均不含重金属,还可作为副产品外售。在技术更新支持下,铅废水被“吃干榨净”,助力转危为“绿”。
此外,拆解、熔炼、制酸、精炼等各环节也都凝练着创新的结晶,使得安徽鲁控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35万吨,体现出显著技术优势。比如在拆解环节,安徽鲁控是国内第一家采用浙矿重工设备的公司,设备投产后,经过对振动筛等关键设备的技改,目前单线产能可达全球最高,约50t/h以上。在熔炼环节,“我们的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系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第一台单体富氧测吹炉项目”,王亚军对记者表示,富氧侧吹炉由公司自行设计建设,并获得发明专利,比起传统富氧侧吹熔炼炉,产能高达20%以上,床能率可达90t/m2.d以上,为行业最高,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
低温熔炼车间圆盘铸锭机
精炼合金车间工人正在为成品铅称重
“这都得益于我们的研发技术团队。”张骞提到,为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公司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人员包括技术部、生产部及各个车间主任,均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从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并创新性解决问题,成为安徽鲁控推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金钥匙”。
不仅在生产环节做到降碳、减污、增效,安徽鲁控生产控制系统的“含绿量”也很足。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DCS系统,该公司在拆解、熔炼、制酸、水处理、制氧和精炼各个工序均设立有独立的中控室,根据生产实际,建立起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实时控制、报警管理、数据存储与分析的数字化、自动化管理体系,有效保障废铅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各工序的生产安全和节能减排。
“走进安徽鲁控的生产现场,绝对看不出是铅冶炼企业。”曾来参观学习的美国柯锐世(原江森自控)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曾这样感叹。干净、无味的厂区和各个车间内技术经验丰富的生产人员都为安徽鲁控打出响亮招牌。先进的技术工艺路线、创新的生产管理和规范的人员建设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本着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原则,我们推广、复制安徽鲁控的技术及运营优势,现已在江西、贵州、广西、山东多个省市布局再生铅业务,其中‘台江县铅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一体化综合项目暨年产20万吨再生铅项目’可实现生产过程零固废和零废水排放,建成运行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万吨。”张骞表示,未来的业务规划将围绕既有布局的再生铅项目,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发展,逐步打造“产、销、收、处”的循环产业链体系,为促进再生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编辑:付 宇、尉馨文
校对:郑 强、柏晓彤、张 雨
审核:高秀斌、李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