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山东新闻舆论工作历史上必定是一个重要的年份。2月28日,全国近年来第一个省级大型问政栏目《问政山东》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开播,也在齐鲁大地刮起了一场近年来少有的舆论监督风暴。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创新公开监督机制,借用舆论监督“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坚强决心。
《问政山东》,表面上问的是政,实质上问的共产党人的“初心”。《问政山东》每周邀请一名省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通过电视回答群众关切,这种方式不是山东独创,但令人感到难得的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始终随着民意在走、以民心为心:从第一期节目的录播形式,改为第二期开始的直播;从主持人风格的过于温柔,到不断升级辣味,而且一直保持辣味不减;从仅有直播解决为数不多的问题,到开辟网络问政版块回复大量网民提问;从着重解决具体问题,到增加“回头看”特别节目,重点建立长效机制。《问政山东》一步步顺着民心不断往深处走,往实里趟。正因为它自始至终坚持了民心至上,也就坚持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问政山东》,问出了差距,也问出了落实。《问政山东》以舆论监督倒逼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督促领导干部担当作为,象一盆有益的凉水,为不少干部清醒了头脑。参加问政的多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问政使自己既红了脸又出了汗,自我满足、自感良好的感觉少了,改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重了。《问政山东》开播以来,先后解决了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环保、食品安全等近200项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质性问题,特别是节目近期,各部门主动作为,把整改重点放在举一反三、建立成效机制上,既就事论事改,更举一反三治,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人民群众大大提高了获得感,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了实惠。
《问政山东》,是一堂堂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课。时下,观看《问政山东》已经成为山东省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甚至不少年轻的党员干部表示:这是山东电视台最好看的一个节目,已经成为《问政山东》的忠诚粉丝。《问政山东》就象一场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以它的开放、直白、火辣吸引着广大的党员干部。不少党员干部表示,通过《问政山东》,了解了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进展、工作差距,也了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所在,对自身工作有了更准确的定位,既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又是一堂堂实际的业务实操课。更重要的是,不光是参加问政的领导干部身上的责任感重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也普遍“同频共振”,这真是“问政山东”带来的“意外之喜”。
《问政山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问出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以《问政山东》为代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公开监督机制工作,打出了一套“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组合拳,不仅推进了政务公开,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还大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
事实证明,越是掩盖问题,自说自话,越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而刀刃向内,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必将会以真诚的心和实际的行动得到群众的认可。
2019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山东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在奔小康的光辉大道上。而《问政山东》,则呈现了山东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山东广大干部群众“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开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发扬这种遵劲有力的精神状态,直面问题,狠抓落实,时刻激励我们一亿山东儿女发愤图强,“逐梦新时代,勇做泰山挑山工”。(文/刘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