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观成效|2年建成一座大医院 高密市首批PPP项目——高密精神卫生中心明年将投入使用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9日讯 高密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临国际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在全国工业百强县中居第67位,在中国创新百强县(市)中居第50位。8月18日,PPP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会采风团走进高密实地探访了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项目,这也是高密市首批落地的PPP项目之一。

仅用2年时间建一座医院 为更多患者尽快康复争取宝贵时间

“高密市辖区内登记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780人,但精神病医院仅有床位150张,急需扩大精神科病床,而财政资金有限。”高密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德文向记者介绍了利用PPP模式建设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初衷。为提高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地决策者决定在东部新城新建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2010年开始,高密市对新建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进行立项、论证,最终选择利用PPP模式开展项目建设。该项目是高密市首批落地实施的PPP项目之一,总用地面积26915平方米。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进入整体装修阶段,将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

“这个医院项目总投资3.9亿元,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设计,主要包括门诊病房综合楼、精神卫生楼、颐养护理楼各1栋及地下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共设置床位777张,其中精神专科218张、普通病房382张、颐养护理床位177张,将形成集精神专科、普通病房、医养结合、社区卫生为一体的联合体。”在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项目施工现场,高密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财政局党组成员毛心君告诉记者,“项目运作模式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运行模式,由高密红高粱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与社会资本方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第二人民医院项目管理公司。项目合作期限15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3年。”

采用PPP模式有助于减轻政府投入的压力,更有效提高了项目投建速度,仅用2年时间建一座医院,为更多患者尽快康复争取宝贵时间。

提高就医环境 服务全市90万人

据介绍,高密市原精神卫生中心建于1989年,是全市唯一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疗机构,还为全市90万人提供精神卫生心理咨询、医疗、教学、康复、预防等服务。由于受当时建筑设计和质量所限,医院存在门诊病房面积过小、车位少、房间阴暗潮湿、墙皮脱落等现象,满足不了当前群众的就诊需求,患者对改善就医环境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国家、山东省和潍坊市公卫检查,均对这家医院的原有业务用房、服务环境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改进。

目前,高密市东部新城只有市精神卫生中心、妇幼保健院两家专科医院,医疗范围和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医疗保健需求。

“据统计,高密目前老龄化率达21%,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9.56万人,将有5500名老年人因失能或半失能需要住院护理治疗。而高密还未有一处规范的医养结合养老护理院。”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宋洪波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新医院建成后,既可作为全市精神病防治中心、东部新城的综合性医院,又可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护理院,前景广阔。

项目社会资本方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总投资3.9亿元,谈及涉足公共服务投资,青岛博海建设集团高密分公司总经理黄祖飞表示,他们在高密从事工程建设已有十几年时间,一直将回报社会作为价值追求,投资该医院是他们回报社会的一个标志性项目。

闪电新闻记者 白少光  报道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