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链”式布局主导产业集群 全区7大主导产业、129个重点项目呈现链条化发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5日讯 近日,青岛市即墨区按照省市培育“十强”产业、布局13条产业链要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初步选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海洋、生物医药4个新兴产业,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3个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集中突破,形成7大主导产业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实现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

产业聚焦、资源整合,集中突破主导产业

产业聚焦,才能“握指成拳”。2020年,全区汽车产值约900亿元,比2019年增长约12%。2021年,汽车产业新城瞄准千亿元目标,在形成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条基础上,加快引进落地新能源整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技术研发项目,尽快形成“双千亿”产业集群。

抢抓新兴产业未来区域竞争优势。即墨区引进创新奇智、影创科技等企业,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现代海洋产业依托青岛蓝谷,围绕海洋新材料、深海技术装备等领域,与蓝谷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积极承接成果产业化落地,做大做强海洋防腐产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瞄准海洋生物医药、高端仿制药、医疗精密器械等方向,布局药品研发制造、产品销售、药物物流等业态,打造青岛北部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增量崛起、存量变革,创新赋能项目发展

即墨区以招商方法大改进、项目落地大突破、项目建设加速跑,不断蓄足增量产业发展后劲和潜力。树立产业链招商理念,精准定向开展招商,大力引进链主企业,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集聚化水平。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区12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在建106个,完成投资199亿元。其中,中航发磁性材料、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笔架山、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功率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等18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移风店沽河七彩田园等28个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即墨新材料产业园等36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华录总部基地、红花山西子湖文旅等24个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要素支撑、四链合一,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为打破项目建设桎梏,即墨区建立要素支撑保障体系,推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技术链衔接融合、协同发力,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精准强化要素支撑,激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强化土地支撑。构建以东部鳌山湾丁字湾区域、西部蓝村陆港大沽河沿岸区域、中部中心城区及中轴周边区域为支撑的“陆海统筹、两翼齐飞、中轴联动”区域空间战略布局;强化金融支撑。财政部门对有融资需求、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重点支持,国有企业组建专业金融人才团队,用好用活基金等现代金融工具进行市场化投资,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端和急需紧缺人才求职供应端,加大技能人才、实用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建立区级科技计划体系、健全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科技部门牵头抓紧研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促进科技成果在即墨转移、转化。

即墨融媒通讯员 刘耀泽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