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山东:持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有力推动黄河文脉传承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2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党培哲)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5场,介绍山东保护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情况。

发布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介绍,山东沿黄9市非遗资源丰富,据统计,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18项,省级非遗名录619项,市级2491项,县级7015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4名,省级249名,市级1342名,县级3096名,分别占全省各级非遗传承人总数的60%、56%、53%、39%。有黄河文化(东营)、龙山文化、泰山文化等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一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9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近年来,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山东持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有力推动了黄河文脉传承。一是编制《山东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印发《关于推进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实施意见》,持续推进黄河非遗系统性保护。二是加强黄河非遗保护研究,与山大、山师等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开展沿黄非遗项目、传承人寻访调查,走访沿线9市78个非遗项目,与115名传承人深入交流,掌握非遗保护状况。四是策划举办“河和之契:黄河流域、运河沿线非遗展示周”,围绕“大河奔腾、生生不息”主题,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版块,规划黄河流经九省非遗展演展览、论坛、数字展映等,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脉。这项活动将于本月23日至26日在泰安市举办。

王磊表示,下一步山东将持续打好“黄河非遗保护组合拳”,在全省挖掘一批黄河流域非遗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黄河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扶持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黄河非遗项目传承人,设立一批黄河非遗研究基地和教育传承实践基地,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走在前列,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