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山东:全力抓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2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党培哲)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5场,介绍山东保护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情况。

山东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世界遗产4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不可移动文物近1.7万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8个,A级旅游景区622处,旅游度假区13处。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享誉海内外。黄河入海口“黄蓝交汇”奇观,以及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野生鸟类等,这些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成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

近年来,山东全力抓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落地见效,精心组织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旅游带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将黄河文化遗产带列入全省“七区四带”文物保护片区战略,作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结合山东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认真谋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战略布局、重点任务,着力构建“一轴两带贯通、九大组团联动”的发展格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其中‘一轴’,即黄河干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轴;‘两带’,即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带、黄河故道生态文化协同发展带;‘九大组团’,包括黄河入海、黄河入城、黄河济运、黄河入鲁四大片区,曲阜、泰山、临淄三个传统文化高地,以及九河故道、微山湖两大生态文化集群。”

山东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细化实施方案,完善推进措施,在系统保护、科学保护上下功夫、求实效。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注重发挥大项目、大景区的引领作用,完善项目策划储备、融资推介、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在项目遴选储备上,抓好黄河文旅重点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储备项目200余个,计划总投资5700多亿元,有127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近两年,先后贴息2900多万元支持沿黄地区重点文旅项目15个,带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110亿元。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