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英模精神 铸就忠诚警魂 听山东监狱系统5位英模讲述“高墙”内的动人故事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5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郭婉莹 通讯员刘会)今天下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记者见面会,邀请山东监狱系统5名先进代表围绕“弘扬英模精神 铸就忠诚警魂”与记者见面交流。


参加此次记者见面会的5名英模代表是全省监狱干警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有退休不褪色、关心关爱下一代的退休干部高振义,有疫情防控期间连续封闭执勤118天、忠诚履职奉献的监区长王洪波,有在高墙内抓党建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秦维顺,有刑罚执行专家陈焕强,有专门从事女性顽危罪犯教育转化的女警孙莉。老中青三代监狱人民警察齐聚一堂,共同讲述监狱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动人事迹。

据了解,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虽然不经常活跃在公众视野,但他们长期坚守在高墙电网之内,担负着改造罪犯、重塑新生的重任,工作压力大,环境较为封闭,同样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德州监狱退休干警高振义,与共和国同龄。退休之后,高振义与同事一起深入深入乡村学校,针对困难家庭、失学儿童开展一系列关爱救助活动。自2016年起,先后到齐河、平原、陵县等地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助力乡村教育。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只要党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就一定继续把这项工作干下去。”高振义的话,言语虽质朴,却坚定有力。

滕州监狱十二监区监区长王洪波,讲述了自己在确保罪犯“管得住、跑不了”,使罪犯“认得错、改造好”方面作出的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从警24年的他,累计包教转化中高危罪犯500余人,让数千名罪犯怀着感恩的心奔赴新生。先后荣记三等功4次,荣获“山东省监狱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入党、从警27年的鲁中监狱十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秦维顺谈起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所在。近年来,秦维顺和他的团队探索出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模式,在“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建成全国监狱系统首家孔子学堂,全方位开展“齐文化育心”活动,越来越多的罪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方向和力量,改造效果明显。

手握着公平正义的标尺,肩扛着监狱机关的使命和形象,可以说是从事刑罚执行工作15年的鲁南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陈焕强的职业真实写照。从罪犯收监服刑到计分考核,再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最后到刑满释放,所有的执法环节,他都全程参与,每年办理案件1000余件。

现场,陈焕强还介绍了山东监狱系统如何在完善“减假暂”办案流程方面体现执法的公平公正:一名罪犯的减刑假释要通过包组警察、监区、监狱、检察院、法院或省局等至少5级部门审核。另外,围绕罪犯及其近亲属、社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监狱执法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把各个执法环节置于阳光之下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监狱执法公正。

主要从事女性顽危罪犯教育转化工作的女子监狱十一监区副监区长、二级警长孙莉在谈到对顽危罪犯教育改造时,讲述了基于女性罪犯的特性,她和她的同事们除坚持好基本教育手段外,还丰富运用女性角色教育、普法教育、心理矫治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等形式,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非遗艺术文化活动等,探索形成融合齐鲁文化、女性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四化”教育,将孝正娴智为美“六德”融于一体的精准教育转化模式,大大提升了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实效的感人故事。

“教育改造好一名罪犯,保住一个家庭,让社会多一份和谐安宁。这就是我、我们监狱人民警察职业价值的所在和责任担当的所在。”孙莉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示了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的风采,传递了山东监狱人民警察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