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0日讯 4月2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山东的爱国卫生运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反细菌战,与全国同起源、共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950年-1977年为起步阶段。1952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山东省防疫委员会,同年底改为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中心从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活动发展到在农村进行管水、管粪、改善环境卫生等。
1978年-198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积极开展大规模环境卫生治理和降氟改水活动,大力开展除害灭病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在全国率先开展卫生城市创建,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1989年-2002年为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颁布《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印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及相关标准和评审办法等文件,卫生创建、农村改水改厕、“除四害”等工作逐步规范并取得明显成效。
2003年-2013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实施第一轮健康山东行动,山东全省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普及。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动卫生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为从源头上控制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传染病蔓延扩散营造了良好环境。
2014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山东省政府和省爱卫会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健康山东行动,开展第二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承接国家卫生县城、乡镇评审任务,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大力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开展多轮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城乡环境面貌大幅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