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堂村不姓杨,村民要拜樟树娘。
条条家训写墙上,今来村兴名更扬。
在松阳,一个自然与人文元素交织的村落,静静等待着发现她的人。
不知不觉到了三都乡,这里有个杨家堂。从县城出发,沿着狭窄山路行驶十多里,方才在一座环形山凹中觅得这个世外桃源。
杨家堂村风景秀丽,村口遮天蔽日的大樟树与土坯小屋相映成趣。石头砌成的小径,满是历史的沧桑。
村庄被青翠的山峦合拢环抱,一条小溪环绕村落,宛如发光的玉带。建在山上的村子“地无三尺平”,具有典型的阶梯式特征。远远望去,约20幢气势恢宏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在视野中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阳光下斑驳的墙体带着金黄,也让村子有了“金色布达拉宫”的美称。
图为春日的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建于1655年前后,人口300多人,绝大多数为宋姓。300多年前,这里樟树簇拥交错,浓荫满地,故名“樟交堂”。因杨家将保卫大宋,后改为“杨家堂”村,取其庇佑之义。
“樟树娘,樟树娘,保佑读书聪明,身体健康.”在杨家堂村,孩子未成年之前拜樟树娘的习俗,已延续了300多年。焚香祭拜之中,孩子一生的幸福也就寄托给了樟树娘。
“作为杨家堂村的后人,拜樟树为干娘,是对树的无限感激,我们应该像这棵老樟树一样博大而包容,有仁爱之心。”一位村民这样说。
俯瞰杨家堂村
原来,宋氏族人最初因木材之丰,选择在此定居。而从历史中走来的杨家堂村,其兴旺发达和文脉家风的延续一直与树密不可分。
杨家堂村始祖系明代开国文臣、著名大儒宋濂的孙子宋可三。清顺治12年,宋可三第八代世孙宋显昆从附近的呈回村迁居杨家堂村。此后几十年间,村民一直生活艰苦,直到第四代一位叫宋宏堂的人出现。
故事本身并不新奇。一天,宋宏堂挑柴去县城卖,路上偶然捡到一个包裹,他便在凉亭里等待。见一个衢州商人满面愁容地走来,宋宏堂便前去询问,果然为失主。不曾想,那包裹里有着两千两银票和部分银子。有了这次经历,仁义敦厚的宋宏堂便跟着那位衢州商人学做板材生意,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并在日后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木材巨商。
杨家堂村也因此建了不少房子。宋氏宗祠、迪德学堂、踏碓房、五龙百福社殿、泉济堂道观……村里保留着30余幢清代至民国的古建筑。
正如宋宏堂一生节俭仁义的性格一样,杨家堂村的古民居朴实无华,既没有浮华的牛腿雀替,亦鲜有雕梁画栋。泥木结构的古屋青瓦覆顶,对称的马头墙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突出。
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在于每幢老屋的院墙上端,一律用毛笔书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孝悌力耕》及《宋氏宗谱家训》里的文字,体现了宋氏一族“勤于耕作笃于读”的传统思想。
图为门墙上的壁书和壁画
6号房中的春夏秋冬画面,4号房大门顶的朱子治家格言,2号房大门顶上《程子四箴》,2号房天井南北侧乾隆七言古诗……杨家堂的墙体文化十分丰富,几乎每家大院中都有学报、官报。由于时间久远,鲜有完整保存下来。
300多年来,祖辈的训诫不仅刻在家家户户的墙头之上,更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宋氏族谱家规十条《培祖茔》中规定:坟山,祖宗所属,子孙荣辱攸关,须宜保护龙脉,箓养荫木。宋氏族人以伐木制造板材起家,对于树木的保护也非常注重。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宋氏先人制定的家规中可以找到规范。
大自然给予杨家堂村人的馈赠,孕育了这里的一方百姓。时光荏苒,仁义的家风也在斑驳墙面的见证下,代代相传。
图为杨家堂村
不过,兼具自然与古韵的杨家堂村,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也经历了涅槃重生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外出闯荡的思潮日益浓厚,加上原有房屋设施简陋滞后,不少村民离开了这里。年久失修,老屋变得更加陈旧破败,也让这里成为一个空心村。
“村子萧条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对这里是有感情的。”村委会主任宋仁鉴开始带领大家做起了老屋拯救工作。
2014年,杨家堂村走上古村落保护利用之路,通过实施省级美丽宜居项目、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等,村落整体风貌修复全面推进。杨家堂村也先后获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县级历史文化村等荣誉。
村子越来越好,年轻人也陆续回到了这里,还吸引了不少“新村民”前来投资创业。如今,杨家堂村的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正热忱欢迎着各地的客人。周边地区来杨家堂村创作、观光的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互联网时代,这里的生活场景拍成了短视频放到各个平台,更吸引了一大拨客人。
“不光这里的老房子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仁义的家风更不能丢,要不断继承发扬下去。”宋仁鉴说。
走入杨家堂村,树木繁茂,山水相间,袅袅炊烟与金黄墙体,构成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午后阳光斜照,一幢幢老屋和镌刻在墙头的箴言家训,静静诉说着岁月过往。往来的游客和修缮一新的民居,让杨家堂村的村民重新汇聚在这“金色布达拉宫”,更将仁义的家风代代相传。
文字:窦皓
视频制作:窦皓
素材来源:松阳县委宣传部 松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