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东墩村:“海草房民宿+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村内海草房建筑群落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渔村民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近年来,东墩村以村集体+公司”的运营模式,利用旧村改造项目,置换了200余户海草房,统一保护、统一开发。

在乡村振兴发展初期,东墩村的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发展思路不明确,村内有海草房、谷牧故居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如何将其转化为乡村旅游产业,思路不清。二是生态保护不规范,村内垃圾处理、环境治理、文物保护等工作推进较慢,一些百年海草房因年久失修已经废弃,无法开发利用,珍贵旅游资源逐渐消失。三是产业链条不完整,村内生活业态简单、单调,观光要素难以形成消费价值,生活业态与观光资源缺少联动,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亟待完善。

近年来东墩村结合村内谷牧旧居等名人文化资源,发展独居特色的海草房红色旅游、精品民宿,探索出了一条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乡村治理与旅游发展道路。

一是组织带动夯实基层堡垒。结合农村干部教育管理考核全链条机制,全面推行上派锻炼、头雁讲堂、结对帮带等机制,帮助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完善建立例会督导机制,每天固定时间召开“两委”会议,总结通报上阶段工作,研究部署重点工作,推动任务有效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围绕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帮扶结对情况等,研究制定目标承诺,每季度根据承诺完成情况对党员打分排名,年底对承诺完成情况进行公开公示。

二是文旅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明确文旅引领发展思路,制定《东墩片区美丽乡村规划》《东墩村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围绕海草房群落、谷牧旧居等生态、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旧村改造搬迁工程,采取“宅基地换楼房、集中养老”的模式,置换200多户海草房用于开发生态民宿。以谷牧旧居为中心,打造5个红色旅游展馆,打造“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红色主题海草房院落,形成“生态民宿+红色旅游”的双核驱动模式。

三是优化生态提升乡村气质。东墩村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拆除70多处违建设施,制定环保巡查监督制度,责任到人、卫生到户。对全村500多户住宅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及公共区域实施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将全部海草房纳入修缮保护范畴,加强重点区域海草房的监管养护,坚持修旧如旧、灵活利用。开办国学、烹饪、剪纸、摄影等培训班,定期组织主题活动,提高村民审美修养、展示村居人文风貌,提升乡村生活气质格调。

四是开拓资源提升产业附加值。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党支部牵头+村民入股, 先后打造了揽云、山海间等14间精品民宿,完善了住宿业态;依托红色资源,建设特色文创产品展馆,推出印制有“谷牧故里、红色东墩”字样的红色文创产品,提高东墩村知名度;利用沿海滩涂开发了动漫海世界、网红打卡地等娱乐项目,丰富了亲子观光业态;以谷牧旧居为中心,改造周边院落,打造了清廉家风馆等多个主题展览馆,拓展了红色研学教育业态;设计了以“荣成非遗、荣成名吃、中国特色小吃”为主题的“渔家三弄”小吃街,实现了乡村旅游要素全覆盖的产业生态,精品民宿“一房难求”、网红打卡频上热搜,游客观光感受和消费价值显著提升。

作者\王琳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