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总面积 1291平方公里,总人口62.8万,常住人口48 万。这里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建新淦县,公元938年建清江县,1988年撤清江县设樟树市;这里文化厚重,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道教文化和药文化在这里孕育成长。如今的樟树更以其鲜明的经济特色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雄踞赣江之滨,2013年被授予中国药都称号,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市、全国幸福百城、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级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我们特开设《你所不知道的樟树》专栏。本专栏由中共樟树市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有关内容已由樟树市史志办、市博物馆等单位审核。
今天请看第十一篇:樟树中药炮制技艺
樟树中药炮制技艺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中的奇葩,它自成体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久享盛誉。2014年8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一
中药炮制又叫修治,是樟树药业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是老药工识药、制药的智慧结晶。主要是起到清除杂质、矫正气味、降低或消除毒性,以至改变药物性能的作用。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樊城堆遗址发掘的陶鬶(温酒器),吴城遗址发掘的青铜器擂钵(粉碎器)等都是樟树中药炮制技艺之渊源。
东汉建安年间,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及其继承人葛洪先后来到樟树阁皂山行医、采药、制药,前后长达40余年,这是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初创时期。 南宋侯逢丙在樟树设立中药炮制作坊,专门炮制中药材,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开始形成。
樟树自古以来为中药材重要集散地,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药码头和南北川广药材总汇。樟树药人南拓北进,网络遍布全国,逐渐形成全国最大的药业帮“樟帮”,与“京帮”“川帮”三足鼎立数百年。樟树的中药炮制技艺也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体系,无论药材的识别、选择、切制、加工,还是贮藏、煎服,都有秘传妙法,诸多独到之处。
二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炮制的前提是识别选择好的药材。樟树药工在原药材的选用上非常注重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确保用上品质最佳的道地药材。通过摸其质、拈其重、观其形、尝其味、嗅其气、听其声,从而分辨药材的品种、真伪、质级。另外还采用水浸法、火烧法等辅助办法加以鉴别,并强调药材的拣选、分级、整理,行话称为“抖择”。他们不惜工本,除杂去劣,以保证药材质量。
切制是根据药材形态和质地,加工成片、段、块、丝等各种式样的饮片,是中药炮制的重要一环。药材切制之前有洗药、润药两个环节,各有讲究。洗药包括洗、浸、泡。有的药材要浸泡多时,有的草类药材则要“抢水洗”,不能浸泡。润药是为了便于切制,润药讲究“润功”,润功之重要,在于不失药物有效成分。
切制最讲究“刀功”,樟帮各店号最佳刀工被称作“头刀”。“头刀”切出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简直是精美的工艺品。有“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的说法,被同行赞为“鬼斧神工,不类凡品”。
樟树中药加工关键在炮制。樟树药工对中药炮制素有“术遵歧伯,法效雷公”之训,讲究药为医用,药为病用之旨,主要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而以火制者居多,旧有“逢子必炒,药香溢街”的说法。从炮制工具、软化处理、饮片切制和炮炙诸法乃至“火候”掌握及辅料应用方面,樟树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炮制技术,可以使100余种含毒中药材、400余种药性燥烈的药物运用于临床。这不仅改善提升了药物功效,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而且扩大了药物使用范围。
樟树炮制的饮片色、香、形、味、效俱佳,加工的成药剂型多样,门类齐全,疗效显著。明清间,朝廷派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长驻樟树采购药材,以供御医们为皇族治病健身之用,使樟帮的药材身价倍增,声名远扬。各地药商都把道地药材运到樟树,经这里炮制加工再销往全国,“药不过樟树不灵”声名远播。
三
新中国成立后,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得以振兴。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激励措施,中药炮制技术人员政策得到落实,积极性充分调动,过去失传的具有临床疗效的炮制法得到挖掘,樟树中药炮制技艺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辉煌成果:出版了《樟树中药炮制全书》《樟树中药传统炮制法》二部著作;《樟树地区中药加工炮制经验总结》《樟树中药炮制中独特的炒法》《樟树中药炮制中独特的毒药炮制法》《大黄的炮制研究》《乳香、没药炮制工艺讨论》《白术加工炮制体会》《论樟树中药传统炮制法》等一批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在国家级学术大会交流……这些论著论文较为完整系统地总结了樟树中药炮制技艺的精华,极大丰富了樟树中药炮制技术的生命力、影响力,弘扬了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樟树市秉承历史文脉,大力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将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弘扬中医药技艺作为振兴“中国药都”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意见》,为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医药诊疗、人才引进等各领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传承中药炮制技艺方面,通过邀请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樟帮传承人进行培训,举办樟帮药工考核大赛等方式,确定樟帮传统中药炮制药工名单,对获得正式认定的老药工和学徒工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800元和1200元的政府补贴,极大提高了樟帮药工钻研中药炮制技艺的积极性,促进了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发扬光大。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