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强链聚能助力乡村腾达


在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漕河村富华农场的大棚里,葛大哥和村民正忙着平整土地,虽然汗水浸湿了衣裳,他们却依然干劲十足,“这两天把地整好,很快就种上西红柿苗了,纯有机种植,无公害,吃着放心。”作为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定向种植基地,富华农场占地200多亩的34个大棚全年无休,产出的几百万吨蔬菜水果,全部用于腾达文化的团餐供应。

链条拉伸 惠农增收

构建城乡互补利益共同体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富华农场火热的劳动场景,是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从地头到楼头、从田间到餐桌”的链条拉伸的生动缩影。富华农场负责人葛富华告诉记者,“我们与腾达文化合作五年多了,提供定向种植,由他们根据需要制定种植计划,并提供种子、肥料,农场按照要求种植,他们按照标准采收。每天早上五点左右,新鲜采摘的蔬果,会从这里运送到腾达文化的中央厨房。”葛富华是漕河村的农户,自富华农场与腾达文化开展合作后,他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农场规模也逐年扩大。为了带动其他村民也能实现增收,由腾达文化主导,葛富华牵头,与本村及周边的5家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在1000多亩土地上种植白菜、土豆、卷心菜、菜花等蔬菜,为腾达文化日常团餐供应提供丰富健康的食材。“我们很放心与村里的合作社合作,不仅在量上提供保障,而且在质上把好关。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助农惠农,实现双赢。”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超说。

据了解,在腾达文化的合作伙伴中,和富华农场一样签订种植基地协议书,定向种植的基地还有两个,分别在岱岳区祝阳镇大路官庄村和马庄镇南苏村,总面积约300余亩。其中,大路官庄村蔬菜基地由祝阳镇人民政府和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有力推动了祝阳镇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较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区内农户的人均收入。

除定向种植外,腾达文化与农场、合作社或农户的合作方式还有自选种植。曹家寨村的农户陈岗就选择了这种方式。“我承包了大约200亩土地,根据土地特点,种植了白菜、土豆、卷心菜等,按照收购标准,这些蔬菜优先供给腾达文化使用,剩余部分,我自主销售。这样的合作模式很自由,既降低种植风险,又有一定自主权,收入也比较可观。”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企业,我们积极开拓业务、创造条件,实现助农惠农,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创新性尝试多种与合作社和农户合作的模式,实现集体增收、农户受益,而且在就业方面,更多考虑到村里的弱势群体,如贫困户、五保户等,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给与更多生活保障。”宋超如是说。

“红链共富” 搭台强链

智能生鲜柜打开助农惠民新通道

这两天,在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这里的猕猴桃即将成熟上市,一年一度的猕猴桃采摘节也将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猕猴桃除了通过电商和现场采摘销售外,还多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入驻宋鲜生智能生鲜柜,从枝头采摘下来,直送社区,生鲜柜也在炎热的天气中最大程度保持了猕猴桃的新鲜滋味。“我们今年首次尝试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通过宋鲜生智能生鲜柜,让我们亓家滩的特色农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摆上居民餐桌,让消费者品尝到猕猴桃最原始的那种香甜。通过这样的销售方式,不仅把农产品卖出去了,还卖出了名气,提升知名度,带来流量,为村集体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李丰介绍道。

在距离亓家滩村不远的鲁商国际社区,一排整齐的宋鲜生智能生鲜柜就设立在小区门口。生鲜柜里,不仅摆放着各类常见蔬菜,还有种类繁多的水果,这些蔬果不仅新鲜,价格也相当亲民。“除了蔬果,来自泰安本地的一些应季特色产品,也得到老百姓的青睐。比如王林坡村的大樱桃、岳庄村的‘教授农场西红柿’,还有即将上市的亓家滩猕猴桃,这些农产品都会第一时间从田间地头到达消费者手中,让居民第一时间畅享‘乡土味道’。”宋鲜生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种宋鲜生智能生鲜柜是一个全新的科技赋能产业升级载体,由泰山区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中心与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上线合作社产品网销App,推出线上下单、同城配送服务模式,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开柜,自助选取合作社农产品,10秒钟即可完成购买,打通了菜篮子配送的“最后100米”,让绿色农产品从源头直达家门口,真正实现助农惠农便民。“服务中心串联起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城市社区,既为农产品找到了销路,让合作社的产品有了出口,也激发了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应对当前市场。”泰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张辉说,“当然最重要的是,城区居民可以随时买到最新鲜的食材、农产品等,合作社、企业、居民三方都没有了后顾之忧。这就是我们推行的‘红链共富’模式。”

“公司与服务中心实现了党支部共建,变成了‘一家人’。无人智能生鲜柜能够实现线上下单、同城配送。”宋超说,“智能生鲜柜销售的产品都是当地合作社生产的,有备案,居民可以更放心。在‘红链共富’这个模式下,企业在农村打造起有活力的产业,为农民解决了收入问题;在市区丰富了物业服务体系,为居民解决了生活物资供应问题,实现了‘当天菜 当天收 当天送 当天用’,盘活了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

“目前,宋鲜生智能生鲜柜已投放东湖社区、双龙居社区、鲁商中心、鲁商国际社区、贤德苑等十多个社区和小区。农户直供,不仅新鲜,而且比市场价普遍低15%-20%,真正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居民得到实惠。”宋鲜生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说。 

不忘初心 不负热爱

跃升中国团餐企业百强

8月7日,2022(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团餐产业大会在郑州召开。大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团餐百强企业及大数据分析报告》,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中国团餐企业百强。“我以我心爱泰安,我以我心保食安。”走进泰山区省庄镇腾达文化配餐中心的大门,企业理念赫然在目。“正是对泰安这座城市的热爱,使我这十七年来坚持做好每一天、每一餐、每一道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餐饮企业,坚守食品安全,永远是不变的底线。严格把控用餐者入口前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让用餐者吃的安全健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超动情地说。

栉风沐雨,鹏程万里,经过16年的发展,腾达文化已经成长为具备集约生产、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现代化特征的现代科技型、品牌化集团公司,作为公司创始板块的餐饮配送业务,形成了“精准扶贫+种养殖基地+配餐中心+学校”,及“大型供应商+购销平台+行业协会”双链条发展模式,担负起“共创、共享、赢未来”的公司使命,打造了具有过硬口碑的餐饮品牌,成为营养餐饮行业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为泰安市、济南市、枣庄市等多个城市提供餐饮服务,日服务人数近20万人,成为山东省供餐单位的领跑者。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腾达文化已从最初提供团餐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实现了从服务学生到服务家庭,从服务一人到服务一家,从服务一餐到服务一天的的全新升级。”宋超向记者介绍腾达文化这些年的成长历程。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已成为餐饮行业新的风口。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乘势而上,进军预制菜产业。宋超介绍,“宋鲜生智能生鲜柜就是我们对预制菜产业的一种全新尝试。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生鲜柜,但这个平台搭建完成后,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农户、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都会产生巨大影响。”2021年9月,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正式启动。腾达人看到了孩子们多样化的需求,迅速行动起来,经过考察研究后,与江苏米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泰安多所小学提供个性化的课后服务,为孩子们带去思维导图、专注力、科学实验等丰富多彩的素质类课程。

9月24日,2022中国(山东)团餐食材博览会暨现代食品产业博览会将在泰安市泰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由山东省团餐行业协会、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联合全国团餐行业单位共同主办。泰安市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团餐行业协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单位,本次博览会的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了整个博览会筹备和招展工作。“我们想通过举办展会,进一步扩大泰安在团餐和食品行业的影响力,培育本土团餐及食品企业,形成区域规模效应。”宋超说,“努力把泰安打造成为北到京津冀、南到长三角的预制菜‘中央厨房’和食品供应链的‘中央仓’,为加快泰安乃至山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常说乡村振兴是一道数学题,加减乘除多种解法,在乡村振兴这个分母上,有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多个分子,在这些分子中,都少不了一个重要元素:企业。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泰安乡村振兴链条上的一家餐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用共赢思维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助农惠农智能平台,以实打实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助力城乡发展,为乡村振兴这道数学题再添新答案。

通讯员 刘明荟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