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慕糕点:百年传承做好一块好糕点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7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崔立霞)在聊城市古城区光岳楼楼西的街道上,古朴的门楼、黑底金字的匾额让“端慕糕点”格外醒目。蜜三刀、蜜蜂糕等点心刚摆上货架,就被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一抢而空。

端木一姓始于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即子贡。春秋时期,作为鲁、卫国之相,子贡家境显赫,现在的端慕糕点就源于子贡府邸家宴中的茶食。后来,子贡第七十四代孙——端慕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端木毓俊重拾起祖传手艺。

端慕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端木庆雪介绍,端慕糕点的原材料基本都是在山东本地采购的,像茌平的大枣、平阴的玫瑰,都有着浓郁的山东味道,加上几百年的手艺传承,两者发生碰撞才有了端慕糕点纯正的味道。

端慕糕点摒弃市场上用添加剂增香的方法,坚持传统制作工艺,多数点心制作往往需要耗费几个月。时间等来了点心最好的味道——口味纯正、唇齿留香。端慕糕点用高品质赢得了好口碑,不少留学在外的当地人将端慕糕点视作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端木庆雪介绍,品牌之所以叫端慕,一个是他们姓氏的谐音。另一个,从字面上讲,端,子贡是儒商的鼻祖,端木遗风就是他曾经经商的风气。慕,就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好的手艺让大家慕名而来。

2020年端慕传统点心制作技艺被评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端木庆雪介绍,目前端慕糕点正在用视频直播等新玩法推广茶点文化,让更多人透过糕点的幽幽清香推开传统文化之门。

端木庆雪介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块茶点,他们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传承和创新端慕糕点,是因为它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它承载着几百年来手艺人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尊重,坚持做一块好糕点,也是向传统文化致敬。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