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美丽明珠 ——江西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原标题:走向世界的美丽明珠 ——江西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10月6日,位于江西省崇义县的上堡梯田一片丰庆的喜悦,与这份喜悦一同到来的是:上堡梯田入选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江西继泰和槎滩被、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后,再添的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江西致力于打造水利文明新高地的生动实践。

高山流水 神奇灌溉

俯瞰梯田层层叠叠

上堡梯田八卦田处,渠水清莹澄澈,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稚嫩的孩童伸出小手掬起片片清水,笑意盈盈。为何在全省范围遭受极端干旱的背景下,上堡梯田依旧影响很小?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神奇的高山之水及其灌溉系统。

“上堡上堡,高山梯田水淼淼。”上堡梯田位于罗霄山脉与诸广山脉之间,在长江流域赣江分支章江支流的源头。高山地带带来的厚密的森林植被,涵养了丰富的水源。梯田区又是花岗岩山体结构,水与石的依存构成了一个不透水的蓄水之库。山顶和山坡所截留的雨水,只能从山腰坡地渗出,形成了天然的地下输排水网络,提供源源不竭的水流。

生活于此的人们,尊崇自然法则,梯山为田,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水源蓄水工程、科学的灌排系统工程、先进的节水工程、完备的储水工程、完整的田间配套工程。漫山遍坡的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每块梯田既是一个小蓄水池,也是一个保土床,既可保溉也可防治水土流失。这种看似简易的工程设施,以最少的维养管护,可持续的工程管理,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时至今日,这种凝聚古人智慧的自流灌溉体系的工程形式和布局仍然完整的保存,呵护着5.1万亩良田。

综合施策 全力保护

一根通了节的竹管“简易”的搭在上下两丘田之间,水流就缓缓的从竹子上头输送到下头。正惊叹时,崇义县水利局局长卢鑫平笑着解释道,“这个是架‘桥’输水,类似于现代的渡槽。”

根据目前实地考察到的遗迹,上堡梯田灌溉系统主要分为蓄水工程、灌排渠系、水量调节控制设施三大类共12种方式。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古人的智慧,顺利推进上堡梯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崇义县做了大量努力。

“我们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水利局牵头,囊括县财政局、发改委等12家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对灌溉工程历史文化挖掘、遗产修复等具体事项进行调度和落实。并且,新建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我们实地走访了60多栋民居,在选址和征地上多方协调。”卢鑫平继续说道,“我们还专门下发了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下足绣花的功夫对有关遗址进行抢救性修复。”

据了解,在修复遗址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主要难点是没有经验。这些遗址非常精细,精致得像是工艺,跟现代建设水利工程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模子,没有样板。虽工程量不大,但工作量非常大。我们既要按照古代人的意图去修复设施的外观,又要还原它的科学作用。且修复具有时序性,一个工序连着一个工序,着实需要细致揣摩。为此,我们请教了大量的专家、学者,进博物馆查找古书,入村查阅族谱,借助互联网搜索古代的智慧以启蒙思路;走进民间田野,询问匠人,反复试验,终于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对目前实地考察到的20多处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16处进行了修复。”崇义县水利局设计院院长杨金平说道。

功夫不负苦心人。卢鑫平高兴的说道,通过遗址修复不仅让原先一些无法完全灌溉的田地做到全覆盖,而且通过修复,清晰的展现了水从何处来,何以用,最终流向哪里的这样一个闭环过程,让民众既了解了古人的治水智慧,也对农耕文化、节水宣传起到了科普作用。

传承经典 福泽万年

站在岭顶子往山下俯瞰,在金秋的橙黄之下,一座与山岭梯田相得益彰的上堡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据了解,该博物馆是集文化传承、学术研讨、大众科教于一体,以“再现历史辉煌的成就、展现现代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成果、凸显特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为时间轴线,以“世界、中国、上堡”为空间轴线,展现水利灌溉事业历经艰难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人运用勤劳智慧惠泽子孙后代的动人故事,了解海外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科普水利灌溉的古今发展情况和人文科技价值,让民众学会尊重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守卫共同家园。

水润万物,泽被苍生。上堡梯田的灌溉工程文化只是泱泱中华几千年来治水兴水的一个缩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水利事业和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就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讲好中国水利故事,传承优秀水利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人类水利事业注入中国力量的重要一环。

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涌向天际的上堡梯田,既是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也是横亘天地间的一部厚重水利灌溉史诗。中华水文化专家、江西省水利厅办公室调研员占任生介绍:“上堡梯田成为继2016年泰和槎滩陂、2019年抚州千金陂、2021年潦河灌区‘申遗’成功后,江西省第4个‘申遗’成功的古代灌溉工程遗产。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江西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个成绩既是鼓励,更是责任,我们有义务传承好古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责任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水利灌溉的文化精神,让遗产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