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看山东】胜利油田攻坚“卡脖子”技术 首次提出驱油封存全生命周期核算方法!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6日讯 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于山东省能源标准化建设情况及重点省级地方标准情况的介绍中,《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的诸多亮点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王跃刚对此进行了具体解读: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8月,胜利油田投产了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国内外缺少二氧化碳地质埋存量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减排量也无法准确计算。基于多年的驱油封存技术研究成果,胜利油田在广泛调研和现场实践基础上,集中攻关该项卡脖子技术。

该项标准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核算边界的确定方法,解决了边界模糊的问题,为碳减排量准确核算奠定了基础;二是创新提出了三个层次、两个维度的监测方法体系;三是首次提出驱油封存全生命周期核算方法,为CCUS 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王跃刚

根据规划,胜利油田2025年将形成300万吨/年二氧化碳注入能力,2035年力争形成1000万吨/年二氧化碳注入能力。该标准的发布应用,助力了油田打造绿色低碳能源化工基地,促进了区域CCUS绿色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