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以“中国方案”破解世界港口之问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4日讯 瞄准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目标,如今的山东港口,从码头前沿到堆场,无人化、智慧化的设备越来越多,作业效率不断提高。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一起认识山东港口烟台港的“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看他们如何用“中国方案”破解世界港口之问。

一艘来自巴西的远洋货轮,装载着近40万吨的铁矿石,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卸船,通过高精度皮带秤、多机协同控制等独创技术就可以完成它的混配作业,在混配过程中,铁、硅含量标准差会控制在0.2%以内。目前,烟台港已经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能够实现四种物料混配的码头。

这艘船带来的是烟台港2023年第一批次铁矿石混配订单,来自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春节期间,于新国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干散货码头,确保订单顺利出货。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流程作业队主管技术员栾文轩说:“计划混配量是289000,咱们现在已经完成了235000,还有接近5万吨没有混配,原因主要是前两天风大咱们设备全部防风了,现在计划是今天利用白天和夜班必须完成这批次混配。”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副总经理于新国说:“虽然生产业务比较紧,但是混配质量特别到了收尾阶段,整个过程的话一定要把它控制好,咱现在技术关键就是恒流量。与形状规则的集装箱不同,我们干散货形状不规则,要实现自动化确实很困难,这个行业内一直认为它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我们这个团队这个也是从堆取料机开展自动化开始的。配比这块要准确的话,必须保证两个料流之间恒流量,而且在一种物料发生变化以后,另外一种物料也能随时进行变化。我们是经过了上千次实验,不断努力,编写程序,编写算法,最终实现了闭环控制。”


突破高精度混配技术,还只是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的第一个山头。在打破这一关键点的“坚冰”后,还必须对整条作业线的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日常巡查结束,团队成员趁着风力不大赶往天台进行“全自动散货无人机生产应用平台”的试验,经过改造的无人机,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完成矿石公司30多万平方米区域的扫描。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副总经理于新国说:“目前我们有个问题就是体积这一块我们扫描完了以后,现在误差稍微有点大,下一步我们通过算法再进一步优化它的整个的精度。”

试飞扫描后货物占地面积、货物高度、货物覆盖状况等信息第一时间反映到指挥中心进行处理展示,调度人员也会随之做出处理。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流程作业队副队长王招平说:“这是我们流程自动化的一个作业现场,像我们的卸装船、混配、装车等相关业务,我们已经实现了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的一个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坐在这里的是我们的卸船机师傅,他目前正一个人操纵监护多台大机设备。”

而不久之后,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的设备又要增加一名新成员——智能清舱机。于新国团队也正在抓紧春节档期,进行投用前的反复试验优化。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机械队副队长王川汶说:“我们的前面的挖掘臂是可以实现60度的旋转,然后我们的履带通过差速可以实现360度的转向,到舱底下之后覆盖了一层浮尘的话,我们有专门的清扫器,可以对浮尘进行一个集中的清扫,可以实现全方面无死角的覆盖。”

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去攻克。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在船舱、实验室、码头奔走,攀爬于设备之上,行走于堆场之间,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在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的支撑下,2022年,烟台港码头综合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完成货物吞吐量1.15亿吨,同比增长9.5%。

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副总经理于新国表示:“这一年咱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大家都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要一直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再翻越,为全球的干散货码头智慧化发展贡献咱们的力量。”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