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0日讯 3月8日,位于乐陵市黄夹镇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派忙碌景象,科研人员正指导工人,把上万株马铃薯“实生苗”从繁育小棚移栽到大棚的营养钵里。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主任孙莎莎介绍,这批被移栽的实生苗不一般,正是去年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的实生籽催芽育出的苗子。“苗子现在栽上,到5月中旬左右就会结出鹌鹑蛋大小的微型薯,收获得到的微型薯将作为之后育种的选育材料。”孙莎莎说。
去年,经专家评审、遴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自有的2800多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中,优选了20个优良组合的2万粒马铃薯实生种子送审,经批准,获得驻留中国空间站的宝贵机会。这20个组合的亲本主要有特用型、加工型、高产型、耐盐碱型等。
“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在外太空失重和高强度辐射的情况下,会产生某种有益的变异,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有益的变化,传到下一代的育种中,能带来整个品种的一些改良和进步。”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说,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