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齐鲁文化IP,夯实齐鲁粮仓,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这个春天,山东生机盎然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新的开始。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在这个春天里铆足干劲开新局,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逐一部署,全力推进,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新业态。

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新优势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讨论,凝心聚力、奋勇拼搏,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会议指出,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强省,挺起山东“产业脊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抓好技术改造、减污降碳、整合重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约发展工程,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开展先进制造业突破行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要强力推进数字赋能,坚持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服务数字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体现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山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其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重中之重。2月14日,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集中开工1000个重大项目,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年度计划投资4006亿元,投资过10亿元项目30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这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投资体量大、示范效应强、质量效益高,必将对扩内需、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必将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实干。山东聚焦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全力以赴抓项目、稳经济、促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尽显实干风采、迈出铿锵步伐、争创优异成绩。

要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全力打造沿黄“齐鲁粮仓”!

一直以来,山东省都把“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2月2日,山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头等大事,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生产要抓面积提产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打造沿黄“齐鲁粮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加强地方粮食储备和调控。耕地保护要抓数量提质量,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种业发展要抓创新提优势,强化支撑体系,强化协同攻关,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山东种业走在全国前列。食物供给要抓多元提品质,抓好“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文件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农业基础雄厚,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品牌质量、科技装备和经营服务体系五大优势突出。

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为目标,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当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工作等在山东叠加,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拿出具体有效的推进措施和办法,明确落实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全力抓好乡村产业发展。山东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资源,搞好规划编制,统筹用好现代农业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大力发展“预制菜”、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增值增效空间。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山东将要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做好农机、农药、化肥等物资的生产、储运、调控,大力发展仓储、烘干、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抓好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统筹农村改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健全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商超通信等公共服务。

全力抓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今年,山东将组织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科技型企业等,聚焦育种创新、盐碱地改良、机械装备研发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推动农业重大科技联合协作;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广校体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作用,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全力配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和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安排公益岗为群众解决就业、关心关爱老弱病残、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山东将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好客是真情,好品凭质量。山东好品,频频火爆出圈。

2022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394亿元,连续24年领跑全国。鱼台大米、烟台太空苹果、蒙阴蜜桃、乳山牡蛎、东营大闸蟹……众多“山东好品”不仅撑起了中国人的餐桌,也征服了海外朋友的味蕾。

首批“好品山东”品牌中,工业类目占据了首批名单的“半壁江山”,涵盖家用电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品、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山东制造努力突破“卡脖子”的具体实践,如高热效率柴油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突破国外垄断,国信1号、蓝鲸2号、雪蜡车等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端装备屡创“第一”、国之重器交付使用、山东制造走向世界……持续的自主创新带动山东高端制造蓬勃发展,“好品山东”正孕育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黑科技”。

山东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对均衡,正是这种全面发展的综合优势,充分展现了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成果;好品山东,恰恰是山东这些年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山东奋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山东不仅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同样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旅大省。202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文化体验廊道、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山东全面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今年春节期间,济南大明湖畔超然楼变身网红打卡地,无论是如潮的旅游客流,还是爆火的周边产品,都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山东文旅消费市场的强势回归。《人民日报》更是整版在线打卡,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

3月16日,首列“行走百年胶济 高铁环游齐鲁”冠名列车从济南西站发车,沿胶济客专驶往青岛,经青盐铁路开往日照,通过日兰高铁到达曲阜后进入京沪高铁,最后返回济南西站。这趟在春风中开行的列车上,按照“一市一车厢”的安排,山东16市利用16节的“复兴号”动车组布置了文旅精品展览,感受文化“两创”实践探索的魅力;随着列车奔驰,既能感受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厚重底蕴,也有机会体验一把唐代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胸气魄……作为齐鲁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东起青岛,西至济南,在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的加持下,人们可以穿越壮丽百年沉浸式感受齐鲁历史之美、山水之美、人文之美。

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感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首站已在济南启程!在泉城,我们在济南二机床厂一探济南造“国之重器”;聚焦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国家级医学高地”;关注中国算谷产业园如何打造国际顶级算力产业新高地;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力空天信息产业,逐梦“星辰大海”。

叫响“好客山东” ,绘就文旅发展新蓝图!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将于3月26—27日在青岛举行,大会围绕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消费提振年”工作部署,集中展示山东文化旅游业取得的新成果,拓展文旅招商方式,推动国内国外交流互鉴,激发市场活力,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提升“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影响力,向世界展现山东新形象。今年大会以“相约时尚青岛,共享好客山东”为主题,倾力打造一次集全民参与、开放共享、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创新发展、宣传推广于一体的高水平、有特色的旅游盛会。与往年的旅发大会相比,今年的大会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创新,影响力也必将更深远。

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坐高铁、看山东;感受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齐长城文化和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齐鲁大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正在迸发澎湃动力。

闪电新闻记者 程铭 杜小康  报道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