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4月21日上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新书研讨会暨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该报告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牵头组织我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领域专家撰写,是国内首部综合反映我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的科学报告。数据覆盖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西北七大地理区域,共70多个网点的院前院内心脏骤停监测网络,跨度从2019年到2022年。
心脏骤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在4分钟内接受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过去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和救治情况不够明确,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中国人群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比如说凌晨5点到上午10点这个时间段,是心脏骤停的高发时间段。医疗机构或者是院前120的工作在这样阶段得提高警惕,得增加车辆,增加技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介绍。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10万分之97.1 ,总体发病率较10年前有上升趋势。公众实施心肺复苏比例为17.0%,较10年前明显提高。公众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率不足0.1%,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专家提醒,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男性占70.9%。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接受过冠脉搭桥心脏支架等手术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特别注意。
据介绍,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数据报告将会不断更新,为我国各地今后开展标准化心脏骤停调查及救治质量持续改进、国内各地区不同时期及各地区之间乃至国内外数据具有可比性提供关键支撑。陈玉国教授表示:“心脏骤停因素如果能得到解决或部分解决,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过早死亡数量,为延长预期寿命、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任务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