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周 | 2023北京爱鸟周即将上线啦~

原标题:爱鸟周 | 2023北京爱鸟周即将上线啦~

来源:BRTV国际国内

"爱鸟周"最初源于1981年9月的《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是中国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所以各地没有设置完全统一的时间,而是分别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选一个星期的时间,确定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比如:召开爱鸟周广播大会,举行爱鸟周学术报告会,悬挂人工鸟巢,发放和张贴爱鸟宣传画等。

北京"爱鸟周"是于1983年3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时间定在每年4月1日至4月7日

1992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每年的4月为本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4月的第3周为爱鸟周。”

北京是我国首都,目前的鸟类记录已超过500种,占据全国鸟种的35%,由此反映出本市鸟类物种的丰富程度。

而鸟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许多鸟种在一个地区的有或无、多与少,往往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

关爱生灵,保护鸟类

北京今年的候鸟极多,从今年3月开始,各种候鸟就陆陆续续抵京。

先来看看昆明湖的天鹅,3月3日早上9点45分,20只迁徙白天鹅降落颐和园昆明湖天鹅集群在白天低空飞行,场面壮观,难得一见,现场,鸟鸣声响彻天际,吸引游客市民们纷纷驻足观望。

一群纯白色的“精灵”

忽然降落人间

在官厅水库,婀娜多姿的白天鹅也来此惬意休整,形成一幅绝美的天鹅图景。

一只只可爱的普通秋沙鸭也构成一派悠闲图景。它们在湖水中自由地休憩、觅食,一会在湖中徜徉,一会儿相互追逐,一会摇头示意,仿佛远远地与针尾鸭打着招呼。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过境的大天鹅、小天鹅数量极多。野保队员们已连续20多年在官厅开展巡护和监测,往年一个迁徙季,过境天鹅的总数量在550只到600只左右。但今年3月17日一天,就监测到了420多只,数百只天鹅展翅的画面前所未有。

据了解,官厅水库的野鸭湖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目前,区域内记录到的鸟类有36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61种。仅在今年春天,就有青头潜鸭、丹顶鹤、白枕鹤等珍稀鸟类光临。

同一时间,翠湖国家是滴公园也发现了芦苇荡中的“小肥啾”——文须雀!

乍暖还寒时节

它的冬装外套尚未脱下

湿地的芦苇荡是它们的“风水宝地”

在北京生活的文须雀“逍遥自在”

瞧,它们又相约耍去喽~

人们之所以爱鸟,不仅仅是因为鸟能给自然界带来无限生机,给人类生活增添无穷乐趣,还因为绝大多数的鸟是益鸟,对维护生态平衡有利。

比如,杜鹃有"春的使者"的美称,一只杜鹃一年能吃掉松毛虫5万多条。啄木鸟堪称"森林的大夫",一对啄木鸟可保护近500亩林木不受虫害。喜鹊一年的食物中,80%以上都是害虫;一窝燕子在一个夏季吃掉的蝗虫,如果头尾连接起来,可长达3公里。

保护野生鸟类,维护自然平衡,这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护鸟类资源,共享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鸟语花香的绿色北京而共同努力吧!

来源: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王妍力、彭涛;海淀融媒体中心;延庆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博

责任编辑:李光军

来源: 北京时间客户端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