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聚利果业:“党支部+” 再获国家好评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1日讯  蒙阴县垛庄镇孙家峪子村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模式,以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园为载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新样板。日前,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这在蒙阴县尚属首家。

初夏时节,在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林果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孙家峪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王铭聚,正和几位果业专家研究果树长势等事项。

孙家峪子村种植果树多年来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果品大村,但过去由于种植零散、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全村果品产业长期处于高耗低效、抗风险能力薄弱的状态,而一些荒山坡岭更是没能很好的开垦利用起来。

为突破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010年,借助党的好政策,王铭聚带领村党支部,领办了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并且通过村“两委”成员带头入社、村集体率先入股、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引导群众加入合作社,抱团取暖。同时,还依托基地自身优势,辐射带动3个乡镇及周边村庄500多户果农,走上了党建引领、抱团发展、生态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在果园管理中,合作社对品种引进、技术指导、物资采购、质量标准、包装销售、现金结算,实行“六统一”服务模式,并与中国农科院积极开展共建合作,建立了数字果园信息化远程监控平台,实现了生产全程监控、专家远程指导、果品订单销售的目标。2019年,合作社的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区成为现代果园智慧种植基地。

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下,孙家峪子村逐步形成了“南边蜜桃北边苹果”的种植格局,并建成了集果品采摘、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这里的果品,先后获得国家金奖15项、银奖30项、铜奖16项。同时,合作社的自发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先进技术,也吸引了许多省内外客户前来取经学习。

 蒙阴县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铭聚 :“我们这个自发有机肥,一般都是从村里收集的兔粪、牛粪、猪粪,咱剪的那果森木枝条都在果园里,弄回去把它粉碎了,加上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成本一吨在500至600元,这样就比买市场上的,省下500至600元钱。”

目前,合作社已拥有精品果园3000余亩,以果园托管为抓手,推行“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不但提高了果品品质,还为推动全县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通过果园产业管理智慧化、数字化和市场高端化,合作社被列为“长三角”地区“果篮子”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现代果园智慧种植培训基地”、“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等荣誉。王铭聚个人也获得了《齐鲁乡村之星》、临沂市人大代表、全市鸿雁人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优选计划完成人等称号。社员们的幸福生活,也随之更加红火。

蒙阴县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铭聚  :“2022年,合作社的总收入是550万元,去掉一部分成本,纯收入220万元。分红给村集体6万元,其它按股份分给村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