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 为进一步提高巡河治河效率,加大河道水体污染防治力度,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近日,辛安街道环保办联手新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运用无人机高视野展现、全方位拍摄、无死角监控的优点,首次对辖区镰湾河入河入海排污口进行空中巡查,创新开启“无人机+人工”的水体生态巡查监管新模式,为进一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区新貌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新区千亿级工业重镇,辛安街道辖区内集聚了5100余家生产经营类企业,更有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镰湾河4条河流蜿蜒贯穿,总长度约30公里。河道巡查任务强度高、监管难度大一直是街道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辛安街道坚持“三个第一时间”,锚住保洁和截污,不断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和隐患消除,河道水质得到了持续改善。但人工巡河战线长、反复流动周期长、靠眼观察视野窄等问题日益突出,利用科技力量破解巡查监管难题开始提上日程。
无人机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巡查监管的空间限制,且速度快、视频清晰、覆盖范围广,由它来担任全方位、无死角的河道空中“巡查员”,不但可以高效排查和拍摄记录河道是否存在乱采乱挖、私搭乱建等情况,还可以更高效地收集河流水质、生活污水排放等信息。
“无人机上的红外热成像和多光谱镜头,将使偷排偷放无所遁形。同时,还能通过加载的激光雷达对河床进行地形测绘,为泄洪清淤提供数据支撑。”辛安街道环保办负责人陈学祥说道。
无人机空中飞行巡查+人工精准现场踏勘巡河,实现了从陆地到空中、从平面到立体的河道巡查监管模式新突破,进一步扩大了河道水体领域巡查监管范围,有助于精准锁定污染隐患问题点位,突破日常在时间、范围、人力等方面的约束。“这无疑是快速有效溯源,实现精准截污治污的一把环保‘利刃’。”陈学祥说道。
与此同时,街道人工巡河队伍将根据无人机巡查的图像信息等数据,针对性开展加密巡查,对出现的污染隐患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倒逼岸上治污,持续巩固辖区河道水体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提升河道水体日常有效监控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辛安街道将持续把无人机等现代科技设备运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各项保护行动中,以科技力量助推辖区大气、水体污染防治走深走实,共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